“电竞专项设在运动训练系,就和传统的乒乓球、篮球专项一样,学校把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来培养人才。”谈到3届培养出的约70名大学毕业生,吴昊提到生源决定着专业兴衰,也是学校开设专项时最大的担忧。
西安体院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魏娟丽告诉记者,由于该校运动训练系大都是特招生,不少人对电子竞技感兴趣,以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打游戏的借口。“不少学生进来才发现事情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像很多运动一样,电子竞技也包括了‘幕前’和‘幕后’,这涉及媒体、市场、技术等诸多学科,不是每名学生都能够掌握。”魏娟丽说。
“现在高职开设这一专业,面临的问题和我们当年一样。这个层级的学生可能动手能力强,不过文化课往往有欠缺。以这一群体作为招生的主要对象,必须改变学生以为电竞专业就是打游戏的思想误区,而是让他们知道培养的人才指向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吴昊说,“如果想成为金字塔尖的电竞选手,那么训练营也许是比高校更适合的平台。”
谁来教?——“电竞小白”未必不是“电竞专家”
前段时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电竞班的招生简章引发网民“围观”,特别是《电子竞技发展史》《什么是电子竞技》等课程的设置引来不少“吐槽”的言论。其实翻看西安体院6年前的课程总说明,其中也有相似之处——《电子竞技运动概论》《电子竞技项目实训与比赛技巧》等等。
“既然把电竞当做正规的专业去培养人才,那么课程设置就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无可厚非。”魏娟丽说,无论当年开设专项还是未来申请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游戏实操都只占很小一部分,更多则是软件测试、市场营销、动画制作等跨领域的课程架构,这就意味着很多电竞课程的教师大多是电子竞技的门外汉。
“我们不是培养职业选手,而是培养电竞产业的后备人才。游戏技能在人才培养中会有体现,但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们是要他们了解各个项目,不是说玩得多好,把学生的项目带到更高的水平。”她说。
据介绍,在西安体院培养的电竞专项学生中,也有曾代表陕西参加国家级电竞赛事总决赛的,同时作为教练陪同参赛的体院教师更多是起到“领队”性质,在专业操作上学生有自己课外的导师、教练等等。“以西安体院为例,学校承接电竞课程的计算机教研室有10来名教师,不少女老师其实对电子竞技只有基础性的认识,包括我打游戏都也算不上高手级别的。”电竞实训教师侯沁哺告诉记者,学校外聘代课的教师中可能会有职业选手加以补充,不过学校本身的师资还是专注于系统人才培养,不一定非要比学生们游戏打得好、玩得精。
怎么教?——实战与理论相融合
詹树豪是西安一家电竞运营企业的负责人,他参加了9月底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开设电竞专业的新闻发布会,并表示这令他“期待与担忧并存”。“如果有两张简历放在我面前,一个是这所职业技术学院的电竞专业毕业生,另一个是非电竞专业但是从事过电竞某一方面实务的人才,我更倾向于招聘后者。”
他的看法与不少业界人士不谋而合,在电竞这个新兴的行业中,“能尽快上手”是用人单位最起码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培养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不是理论、实践两张皮,而要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进入到实战,在验证课堂知识的同时,知道在不同状况下该怎么做。”电竞网站ImbaTV创始人、网名“海涛”的知名解说员周凌翔说。
在周凌翔看来,电竞业界人才的补充速度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还是与现实脱节太大。他认为,电竞运动有其特殊性,平台、规则等的更新速度比传统运动快很多,如果电竞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过于理论化,公司不如从头培养非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一张白纸好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