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惠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惠安县文化中心开幕,会上,惠安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赖清正代表惠安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6年惠安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276.42亿元,五年来年均分别增长11%、21.6%、10.6%和15.4%,石油化工、雕艺建筑、鞋服箱包、食品饮料、五金机械、纸制品等作为惠安县6大主导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其中,仅石雕产业产值就已超过200亿。县城经济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7位。此外,达利、惠泉、回头客等龙头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共同带动惠安经济发展。
“面对宏观环境严峻和要素紧缺的双重压力,我们积极应对、奋力攻坚、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赖清正说,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惠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一年:惠安县出台推进供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提升步伐加快;兑现支农惠农补贴2177.6万元,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规划,开展“碧水蓝天净土”行动,绿色发展取得实效;投入37.2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完成4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民生保障有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3114件,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赖清正表示,惠安经济下行压力大、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惠安县在未来五年将进一步找准定位、加倍努力,坚持民生优先、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城聚合、城乡一体、港城联动和产业链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报告对未来五年的工作进行规划,即今后五年惠安县政府将加快建设创新惠安、升级惠安、海洋惠安、美丽惠安、幸福惠安,全面推进工贸港口旅游中等城市现代化,打造泉州新一轮发展增长极,在更高水平上建成小康社会。在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到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超9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8.6%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亿元、力争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7.5%以上。
赖清正表示,为活跃经济、保护生态、保障民生,让人们安居乐业,惠安县政府今后将破除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立足创新驱动,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以石化基地、精雕艺基地、建筑产业化基地、食品基地现代农业渔业基地、电子商务基地为建设重点,立足构筑完善产业链,形成若干具备竞争力的重要产业基地;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功能配套,立足全城聚合,推动城乡港口联动发展;创建生态文明县、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立足生态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旅游富民,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立足民生优先,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此外,为实现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的预期目标,惠安县政府重点抓好稳定实体经济、打造区域产业竞争力、完善城镇功能、落实文化旅游惠民工程、优化生态环境、重视社会民生事业建设等六个方面工作。”赖清正强调,“‘五个惠安’建设任重道远,惠安广大干部一定要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切实建设担当有位、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