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11

  2016年已经过去,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东营市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参与中澳自贸区等建设。”“加强电子口岸和大通关建设,推动东营港码头对外开放。”“加快东营综合保税区建设……”这不仅是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是富有前瞻性的创新举措,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格局,催生出的是强劲的发展动力。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至11月,东营市进出口总值为900.97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进出口326.4亿元,同比增长16.9%,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东营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

  积极培育新优势添发展活力

  室外寒风凛冽,而山东金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对一箱箱的货物进行装箱。据介绍,这些都是要出口到中东地区的轮胎。不远处的研发车间内,研发人员正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实验。仅2016年上半年,山东金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出口总额6.7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长点主要是在新兴市场上,我们出口到中东地区的轮胎大幅增长,特别是沙特地区,增长70%以上。”公司外贸部经理张颜美告诉记者。

  自“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来,东营市利用位于环渤海经济区的有利地理优势,带动更多的企业进入角色转换,促使企业“走出去”,培育新优势,积极转移优势产能、做大优势产业、扩大开放水平。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东营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一批优势企业通过“走出去”迈进了国际高端市场,提升了全市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石油装备产业是东营市的特色产业,也是“山东制造”、“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随着东营市融入“一带一路”的力度加大,沿线国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再加之丝路基金、亚投行设立等利好因素,给东营市石油装备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出口近20万标箱。科瑞海关监管场的投入使用,更为石油装备直飞海外提供了“旱码头”。

  不仅如此,东营市众多企业在承包国际工程、对外投资等领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且成绩斐然。科瑞控股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共在塔吉克斯坦、印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和办事处14家,累计投资九千多万美元。

  深化服务效能解发展难题

  “不到半分钟!没想到丝绸之路通关一体化的通关效率已经进入读秒时代。”十几秒就办理完申报出口的橡胶轮胎后,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综合业务部经理宋健高兴地说。

  据了解,2015年3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2015年第9号公告,决定由青岛海关牵头,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九省(区)内的青岛、济南、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拉萨等十个海关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并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通关一体化改革的推动下,东营市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通关快速路和沿线物流大通道的打通,也给东营市外贸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通关成本降低、物流时间缩短,更重要的是迎合了物流发展趋势和运作规律。”昌丰轮胎公司外贸部李经理说。位于青岛的赛轮金宇公司也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公司王经理表示,由于改革后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申报口岸等,通关速度加快,也节省了大量的通关物流费用。“对公司来讲,比省事省钱更重要的是,通关一体化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创新、调结构的机会。”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