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估擂响绵阳人才强市战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16

  所谓“第三方评估”,不是政府部门组织自评,也不是安排项目实施人自评,是指由政府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政府某一项目实施系统化科学化评价的绩效管理新模式。

  绵阳市是中国科技城,被列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地区,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该市明确的战略重点。“缺人才寸步难行”,一个地方缺少了人才支撑难以开步。为此,绵阳市委、市政府历年来一致注重人才项目的资金投入,着力营造人才强市氛围,打造人才政策“高地”,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城建设。

  对于绵阳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揽子人才项目,如果采用传统方法,逐一准确评价项目资金使用效果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绵阳市人才项目资金体量大,每年投入达数千万元,三年多时间,绵阳市已累计投入人才专项资金1.75亿元;人才项目覆盖领域广,全市人才支撑项目多达520个;课题从“高精尖”项目到手工作坊,涉及人才层级多,使用方式多,带动效果高低不一,很难准确界定每一笔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得当、是否都发挥了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

  用了纳税人的钱,总得有个交代。但如果政府人才工作主管部门逐个去评估项目资金使用绩效,须延请大量专家、耗以时日、花费大量经费,其难度不亚于再造一座万里长城,劳神费事且效率低下,不符合时代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由于工作量太大,为了赶速度而让评估“走了过场”,让评估演变成“乱估”“神估”,达不到项目资金使用要求,更难为人才强市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反过来,若让人才项目资金使用单位及个人,自查自评项目资金使用所创造的价值和所取得的绩效,则极有可能出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闹剧,更有可能让人才专项资金流向其他渠道,而实际没有用在创新创业、项目推进的“刀刃上”,如果专款没有专用,而让专项资金“打了水漂”,这决不是出资人和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

  而第三方评估,既可以避免政府内部评估和政策执行对象评估的缺陷,又具有强大的制衡功效,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领域采用较多的新型评估模式。鉴于此,绵阳市根据年初出台的《2016年绵阳市人才工作要点》,委托四川省科协牵头组建的专家团,正式启动第三方专业评估方式,对全市人才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摸底”。目前正在独立完善《绵阳市人才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满意度问卷表》,构建完整的评估体系开展评估后,将成为全省首个人才专项资金第三方评估,其领头雁影响力十分重大。

  第三方评估是一手好棋!对于人才项目资金领域来说,这个原则依然管用。通过第三方完善的评估体系,运用分析,可以精确地显示所有人才项目资金的用途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恰当、效益发挥程度,通过第三方评估所得到的数据,既能直观展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又能反映人才项目真实推进情况,更能为政府是否有继续支持、是否收回资金、是否加大投入等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方评估是压力更是动力。毫无疑义,人才项目资金也是专项资金,是要接受审计检查的资金项目。第三方评估像一把横空出世的“双刃剑”,对于资金使用不善的单位和个人,传递的是压力;对于真心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来说,传递的是利好福音;对于人才管理部门来说,传递的是不忘初心、继续做好人才工作的信心;对于市委政府来说,传递的是资金为杠杆撬动创新驱动大门、项目为基地培育大批创新性人才的密集鼓点,倍增人才强市的不竭动力。

  第三方评估更值得期待!相信在绵阳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才项目资金第三方评估取得圆满成功,相信绵阳人才强市根基更深、枝叶更繁、成果更丰。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