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各方面投入力度空前,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教学资源分配更加公平,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市民满意度日益提升。在此次“两会”上,多位来自教育界的市人大代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各项利好政策破解“大班额”问题
市人大代表、牡丹区二十一中校长李香凤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时说,自己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代表,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各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基本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李香凤认为,这为菏泽教育特别是城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给菏泽城区老校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市、区各级各部门心系教育,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项政策一年比一年好,菏泽教育已经走上了一个从内涵到外延发展的良性循环。
李香凤说,我市近年来对薄弱学校改造的步伐越来越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步伐越来越快,学生和老师的学习、办公条件越来越好,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的规划目标,都预示着菏泽城区教育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为解决城区老校“大班额”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李香凤还提到,今年,我市支持牡丹区二十一中南校区改扩建工程,总投资近1.3亿元,征地近百亩,计划新建面积3万多平方米,预计三四月份开工建设。另外,牡丹区二十二中也在规划改扩建中。可以设想,今年9月份,这两所学校建好后,将对解决菏泽城区学校 “大班额”问题起到很好的作用。
李香凤表示,菏泽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府为教育事业搭建好了发展平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一定扎实工作,办好教育,为菏泽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更多残障孩子走进特殊学校
市人大代表、菏泽市特教中心校长毛丕显告诉牡丹晚报记者,近年来,国家对于特殊教育事业日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市也是如此,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较大,社会各界也更加关心残障儿童的成长,这些都为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另外,我市特教学校自身也很努力,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许多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毛丕显坦言,目前,我市特殊教育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现有办学条件尚不能充分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和支持特教事业。另外,残障孩子的家长对于特殊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根本不知道有特殊教育学校,有的不知道接受特殊教育有前途。很多患有脑瘫、自闭症、智障的孩子不入学,不少盲聋哑学生上学晚,这都给孩子的成长发展留下了很多遗憾。
毛丕显说,目前我市的残障孩子学前康复有待加快发展,因为学前康复对孩子的终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残障孩子的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发展也有待提升,需要政府和普通教育学校更加关注,力争让更多的残障孩子走进特殊学校接受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