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成淮安区经济增长新动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31

  淮安国科数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快创新平台上线。“这是一个由中科院等多所国家重点科研机构的硕博士和教授做技术支撑的‘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公司负责人、中科院管理学院mba李建飞介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企业通过选购平台提供的服务产品,实现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互联网+”让淮安美食进万家

  8月19日下午,江苏奥斯忒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7辆印着淮扬菜宣传广告的运输车辆整装待发。“它们将在12小时以内到达客户手中。”公司负责人翟士斌说,2016年,奥斯忒食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突出淮扬菜特色和方便安全的品牌内涵,电商渠道订单猛增,销售额整体增加。销售最火热的糯米藕、菱角米、淮安茶馓、钦工肉圆、大头菜、香菇淮菜、香菇豆皮、豆香熏鱼等数十个淮扬菜品种,全部由公司生产,无一外购,原料大多数来自淮安区本地。

  一头连着生产基地,一头连着市场,农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让淮安区数万农民尝到了甜头。截至目前,淮安区借网腾飞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超过50种,销售额接近8亿元。

  “互联网+”让淮安制造跨境抢滩

  2014年,淮安威特日用品有限公司试水跨境电商;2015年,公司出口日用消费品超过300万元,成为全市中小外贸企业中的佼佼者;2016年上半年,公司通过美国亚马逊、易贝,德国rber等跨境电商平台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冷热敷、真空压缩袋、家居鞋等类目国际市场份额超40%。

  “越来越多的国际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威特旗下产品,而公司通过跨境电子手段直接接触消费者,开展boc业务,由传统生产企业转型为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新型实体。”说起3年来的变化,公司负责人崔立权表示,做跨境电商给了企业更大的发展。如今,企业投资2.2亿元上马建设威特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建智能仓储容量达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9000万元。

  “互联网+”让物流驶入快车道

  7月22日,由江苏运叔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乌牛物流平台”项目正式落户淮安区电商物流产业园,成为今年新签约入驻的第12个项目。

  “由于采用的是无车承运人和经纪人竞价模式,大幅减少了物流成本,也使运输成本比传统方式更廉价。”淮安区电商物流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成为淮安区电商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2012年,淮安区抓住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契机,整合电商产业和物流产业的优势资源,成立淮安区电商物流产业园,出台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从建设规费、税收缴纳、贷款贴息、场地租金等多方面扶持鼓励电商物流产业发展。

  如今,成立仅4年的淮安区电商物流产业园“金光闪闪”,一举拿下了国家电商示范基地、省重点物流基地和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金字招牌,成为我省独一无二的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全国快递物流枢纽之一。今年,已落户的物流企业相继上马新项目,不断扩大规模,园区物流辐射范围也由苏北地区逐步扩展至鲁南、皖北及苏中部分地区,辐射半径超250公里、覆盖人口8000万。今年上半年,日均转运票件量达160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实现营业产值7164.4万元,增长130.8%。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