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座城市,想要撬动更大的市场,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创新路径、产融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配置。同样,传统产业只有借助资本的力量,才能更快实现转型升级。
包头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提出的“6521”战略定位,明确了包头市“区域性新型产融结合中心”的发展目标。包头市金融系统准确把握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思路,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和“6521”战略定位,以创新方式发展“金融+”模式,提升包头市金融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推进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区域性新型产融结合中心,助推包头经济跃升“新高度”。
数据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2015年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至3781.9亿元,同比增长8.1%;今年上半年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1786.8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仍高于全区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强化金融供给 保障包头市经济稳定增长
包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力支持。
数据显示:2015年,包头市辖区内银行存贷款余额实现双增长,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192.52亿元,同比增长近20%。截至今年6月末,包头市辖区内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321.63亿元,较年初增加129.11亿元,同比增长12.54%。
今年上半年,北方重工、一机集团等驻包大企业通过外埠银行的贷款余额达204.55亿元。
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金融支撑作用反增。银行贷款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包头市金融主管部门打出的有力“组合拳”。
——旗县区现场对接打通融资渠道。包头市积极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昆区、青山区等旗县区召开有针对性的专场政银企对接合作座谈会。以东河区为例,今年年初,市金融办与东河区政府组织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26家驻区企业、20多部门进行对接,经过深入沟通,共有15家银行与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签约金额64.18亿元。
——项目发布实现“重点突破”。为确保包头市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共同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包头市重点项目发布会,向金融机构主动推介包头市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已对接重点项目169个,拟融资额度约1744.18亿元;已批复资金545.84亿元,其中已提款243.44亿元。
——专题对接助力专业化需求。包头市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卫生系统举办银医金融业务拓展会,截至目前,银医对接成果显著,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卫生和社会工作发放贷款27786万元,比年初新增422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