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将隆重登场,并举办一系列文化经贸活动。借助这个长江流域的年度盛会,张家港携手沿江12个省市区,推动长江文化互动与交流,用“文化之力”助推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张家港发展注入新动力。
“正值张家港撤县建市30周年,我们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征程中再创新辉煌。”张家港市市委书记朱立凡说,张家港将围绕“聚焦转型、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文明引领”四大路径,全力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民生幸福先导区、生态宜居样板区和文明法治示范区,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作出更大贡献。
对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张家港既有自身优势,也存在“短板”。不久前,该市召开常委市长联席会议,梳理下一步发展的“切入点”。比如,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传统产业迫切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普惠程度有待提高;环境容量和资源空间持续收窄,节能减排压力前所未有;社会治理进入调整期,累积性矛盾交织叠加,社会治理难度不断加大。
张家港市提出,以“四大路径”形成发展新优势,其中,加快转型成为核心任务。该市聚焦关键节点,制定实施产业领跑、创新驱动、智汇港城“三大行动计划”,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人才项目辐射带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转型升级质效,着力打造两千亿级新材料基地、千亿级新能源基地和千亿级高端装备基地。
在张家港保税区,深化转型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随着膜产业基地、有机硅生产基地、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等纷纷崛起,化工品、纺织原料、粮油、名贵木材、进口汽车、进口消费品六大市场日趋稳固,张家港保税区正崛起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港口物流中心和先进临港产业基地。今年6月,张家港保税区获批成为国家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
“区域发展根本上靠创新驱动,而如何驱动创新,离不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张家港市代市长黄戟说,创新“活”,则满盘“活”,张家港必须大力推进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为深化创新驱动、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打造产业“升级版”提供新动力。
10月18日,张家港举行首届“港城合伙人”峰会,为全市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搭建合作共享平台,汇聚和发挥全市资本力量,让上市公司和各类创新创业企业搭档合伙、抱团发展,加速资本和产业共生共融。依托“港城合伙人”计划,张家港发力“资本+”,将培育100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为创新型企业发展开辟快车道。
瞄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张家港不断“校准”发展路径。设计加减分系统,分析经济贡献与环保压力、安全压力之间的正负相关,对全市现有企业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以行政审批的减法,推动投资创新的加法。
“优化发展路径,必须发挥好张家港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优势,擦亮‘文明城市’这个金字招牌,让文明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张家港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芳认为,长期的文明城市创建,塑造了张家港独特的城市气质,人的素质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张家港继续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推出婚礼新风、文明殡葬、文明家庭等六大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并纳入文明创建考核;通过‘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模式,使文明引导和志愿服务融合形成常态。
“四大路径”徐徐铺开,为张家港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蓄力量。以张家港精神为特质、以港产城融合为支撑、以协调均衡为目标、以文明和谐为根本,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现实模样正不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