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既是生产力、竞争力,也是创造力、驱动力,更是改革发展的战略保障、经济腾飞的依靠根基。近年来,淄博高新区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先手棋”,大刀阔斧地开展“三最”城市建设,一场为市场松绑、向群众让利的“自我革命”在园区展开。
“没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作支撑,转调、创新、税收、民生都无从谈起。园区时刻牢记服务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淄博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荣喜说。
五个“率先”助推制度改革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淄博高新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淄博市率先调整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率先编制完成《行政权力清单》,率先编制完成《淄博高新区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率先出台了《规范使用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规定》,以五个“率先”助推制度改革。通过严格审核、清理规范,园区将18个部门132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并于今年4月在淄博市率先调整完成区级行政权力清单,保留12个部门(单位)1336项权力事项。编制完成了《淄博高新区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包括各部门责任事项1459项。
同时,淄博高新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按照“依法监管、审监分离、高效便民”的原则,要求各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完善监管制度和途径,建立健全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有效地杜绝管理缺位现象发生。此外,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制定中介机构的准入制度、行业禁入制度和行政监管机制等,规范中介机构职能,加强服务监管。
两个“最少”激活市场活力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淄博高新区编制完成《淄博高新区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收费项目清单》,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行为,保留8个部门26个行政审批项目的25项收费行为,实现了在淄博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最少。通过做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激活了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政放权红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线。
同时,淄博高新区制定了《淄博高新区区级“三最”城市指标体系》,并严格按照 “三最”要求,制定《淄博高新区区级“三最”城市指标》,共保留审批事项47项,收费项目6项,审批事项承诺时限总体压缩53%,审批事项数量是淄博市最少。此举进一步增强园区发展动力,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