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子信息产业谋新路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28

  11月25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对接活动在石家庄举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带来的约180家成员单位与河北省企业进行交流对接。业内领军企业第一次如此密集相聚河北,一起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新路,这让河北既看到了差距,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机遇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各自优势分层错位,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这次对接活动,对企业来讲,起的是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11月25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在发言中说。

  此次对接活动,我省近200家企业、产业基地、园区所对接洽谈的对象实力非凡。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带来了约180家成员单位参会,其中包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百强企业,也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国家级电子信息研究机构,还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国内IT类顶尖院校。

  参加活动单位当中相当一部分位于北京,如今能够集聚河北,对于一直以来希望与北京对接的河北企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一次难得的机会。

  专家指出,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格局各具特点和优势。北京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高级软件人才,一半以上的半导体专家和五分之一左右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专家,在研发环节优势明显,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在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重点企业为中心的完整的产业链。与京津相比,河北电子信息产业相对落后,规模较小,发展层次也较低,但也初步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通信及导航设备、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应用电子等为主导的产业布局,承接转移的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吸引华为、浪潮、中兴等知名企业落户。

  北京有研发优势,天津有制造优势,河北则具有承接转移的空间和成本优势。“可以说,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分层错位的架构,以及专业化分工和竞争并存的局面。”专家认为,三地间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河北借力发展的潜力巨大。

  突破牵手京津顶尖合作伙伴,河北企业在京津冀电子产业生态圈更有话语权

  企业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角。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接京津电子信息产业,我省已有不少企业走在了前面,实现了新突破。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