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高效能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4-02

  近年,银川市立足本地自然禀赋,进行适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业结构、养殖技术、养殖模式等方面转方式、调结构,全市水产养殖业走绿色高效优质发展之路。

  在各级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高长城建起了水产养殖车间,采用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养殖鲟鱼、加州鲈鱼、南美白对虾和观赏鱼等名优特新品种。公司年利润是过去的四五倍。

  2020年他谋划着在露天鱼塘养殖加州鲈鱼,减低养殖成本,进而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在养殖车间育苗,5月份投放到露天鱼塘养殖。这项实用技术,将助力水产养殖散户,每亩鱼塘比养殖传统品种提质增效五六倍。

  银川市在调整水产养殖结构的同时,加大老旧池塘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升级渔机设备,形成众多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为18.6万亩,其中名特优新品种主养面积1万亩,工厂化设施养殖面积38.5万平方米,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5万亩。

  在奏响富民“渔光曲”的同时,银川市还进行“粮改饲”,“改”出一片艳阳天。

  前些天,灵武市种植大户汪威所需的苜蓿种子,从北京运回。2015年起,连续几年,汪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原有的稻田、麦田逐步种上了苜蓿、青贮玉米等饲草。

  目前汪威种植的饲草面积达到了1.1万亩,除了苜蓿和青贮玉米,还有燕麦草、黑麦草等优质饲草。这些都是奶牛、肉牛和羊群的重要饲料来源。

  汪威表示,1亩地种水稻年产值1600元至1700元,种饲草产值则在2200元至2300元。从2015年开始,银川紧跟全国“粮改饲”步伐,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加快培育现代饲草产业的发展。从中的受益者不止汪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银川市围绕“调活结构、调高质量、调优品质”目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减少低端无效农产品生产,增加销路好、品质优、效益高的特色高值高效作物生产,让田野成为绿色聚宝盆。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