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构建五区开放竞争、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这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五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只有协作并进,才能凝聚发展合力。近日,五区区委书记先后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详细阐述了各区城市、产业布局背后的思考逻辑、对未来的愿景,以及如何和兄弟区构建开放竞争、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禅城虽是佛山中心区,但一无特殊资源,二无特殊政策。以创新和改革为路径,推动城市和产业发展转型,成为禅城在新时期下的选择。禅城希望利用一门式改革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型,进而带动产业转型,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佛山市党代会召开前夕,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接受南都专访。他就一门式改革背后价值,以及通过应用,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利用信息化带动产业转型,加快区域融合,并在南海、顺德融入广佛同城化中,寻找禅城的城市发展路径等问题作出回应。对于禅城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困难,刘东豪说,这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时代赋予机遇之前往往会赋予困难,禅城要在困难中寻找办法和机会。他还将改革比作“冰上滑行,速度决定安全”来描述创新的速度和力度。
他对禅城未来的发展愿景这样描述:“希望禅城发展既能照顾禅城历史和文化传承价值,同时又照顾到我们迎接市场新变化的决心。”
谈政府治理
力推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
(旁白)2014年3月,禅城区率先启动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数据,将原来部门之间相互分离的审批事项进行优化整合,推进线上受理、网上审批、一窗办结,走出了一条时代行政体系改革的创新之路,有效实现政务服务精细化、行政效能最大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从您到任禅城工作后,就开始力推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作为区领导为何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个领域?
刘东豪:我们当时做一门式的时候是2014年3月,十八大讲群众路线,讲权力制度的管制,这是国家的大方向。现在讲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点要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首先是认识层面,要有执政为民的理念,对权力观的看法要回归它的正确定位,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同时,有权必有责,权责要一致。
第二个是执行层面。要开创一个公开、公正、高效的权力运行体系。我们原来出台的管理、执行制度在理解和执行上有弹性空间,一门式把这种弹性空间挤压了。把所有审批程序标准化,进入系统。比如公司要办一件事,要带哪几样材料,形成清单,前台只要核验材料的真假。进入体系,就是无差别审批。监督方面,过去很难做到精准,因为没有留痕,监督很难进行。一门式后,这种监督就很精准了。每个投诉都可以从中调出当时的情况,到底是什么问题,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