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2-12

  2016年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研讨会,9位来自改革、交通、科技、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受邀为龙华“把脉问诊”,共谋新未来新蓝图。

  五载龙华新区即将正式进入行政区的历史阶段,站在新起点上,龙华该如何明确自身发展定位,谋划未来发展路径?12月9日下午,新区召开2016年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研讨会,9位来自改革、交通、科技、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受邀为龙华“把脉问诊”,共谋新未来新蓝图。

  会上,专家们发挥自身优势特长,以专业水准、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围绕新龙华的定位发展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制造业、交通枢纽、创新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在专家的发言中。对新龙华的发展,与会专家们给予了厚望,希望龙华以更大的空间区域观审视自身战略定位,跳出中轴看龙华。

  “对深圳而言,龙华是一个制造大区,更宏观地说,龙华是深港澳大湾区里的一个核心区。” 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南岭指出,当前龙华要重点思考经济的新动力在哪里,要按照新经济的要求配置资源,谋划龙华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另外,改革方面要围绕政府管制、人的城镇化、旧规章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在形成多元治理结构方面做文章,为发展提供通行证。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则从全市发展角度,提出龙华要在全市十三五规划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定位中突出科技创新,努力成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或基地。对此,市决咨委委员刘忠朴颇有同感,他认为,龙华要在全市大的战略当中担当主要角色。深圳东西两翼战略布局目前已经考虑比较充分,但深圳中部战略布局仍比较缺乏。“‘中轴发展’包容度不够,‘中部发展’相比在空间上更宽泛。”他建议,可以在以龙华为主的“1+3”深圳中部发展战略布局上作进一步探讨。此外,要把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打造成龙华的三张名片,突出创新,以创新理念作统筹。同时,他建议,作为制造业大区的龙华可以定位为全市产业创新中心,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

  制造业大区的概念同样得到了市未来产业促进会会长周路明的认同。他认为,龙华在智能智造方面不能“关起门来自己搞”,要与国际资源连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龙华产业链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鹏林认为,龙华作为国家南大门高铁枢纽的地位不可替代。他建议,龙华在交通建设方面要将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概念结合在一起,建成绿色公共交通先导示范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常务副院长范钟铭同样认为,龙华作为重要枢纽门户的地位无可取代。在定位方面要把握几个大方面,包括枢纽门户的建设、产业基地、服务中心、宜居城区。

  “专家们的发言让我们获益匪浅,有关龙华下一步的定位,我们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龙华区筹备组组长、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余新国对专家们的发言表示感谢。余新国说,除了地理位置优势,龙华还拥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新区将更好地挖掘中部发展战略中龙华在全市的作用。

  余新国还表示,在制造业方面,龙华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深圳科技和产业创新当中起到主要作用,使新区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在全市、全国有更好的发展和定位。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