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随着稳增长保态势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省经济延续了三季度以来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新动能成长加快。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比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集体企业增长4.0%,股份制企业增长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9%,制造业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前11个月,全省工业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向好。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75.07亿元,增长5.3%。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9.7%,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4.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快。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35671.70亿元,增长1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3个月加快。其中,国有控股投资7151.57亿元,增长56.4%,民间投资28155.98亿元,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698.41亿元,增长26.7%;第二产业投资16490.9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17482.33亿元,增长18.2%。1~11月,全省工业投资16500.92亿元,增长7.5%。实际到位资金35135.63亿元,增长12.1%。
新动力加快孕育成长。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11月份,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1.7%,高技术产业增长13.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工业3.6个和5.0个百分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快速增长,11月份全省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56.7%,新能源汽车增长31.1%。新业态蓬勃发展。1~11月,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5.0%,高于全省投资31.6个百分点;1~10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增长55.7%,营业利润合计增长57.1%,税收合计增长35.4%。互联网相关行业高速增长,前11个月全省快递业务量增长63.7%。(河南日报记者 樊霞)
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投出河南省第一单
12月15日晚,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与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合作签约发布会在新乡举行。中国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将投资2.5亿元支持河南科隆新能源产业发展,这是该基金在我省出手投资的“第一单”。
据介绍,这2.5亿元投资,主要用于支持科隆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及新能源产业循环经济项目技术研发等。科隆新能源材料产业园于11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可年产6.38万吨高性能新能源材料,产品将供应三星、LG等国内外高端用户,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44亿元,利税4.5亿元。科隆新能源产业循环经济项目计划下月启动,总投资5000万元,建成后具备年处理废旧锂电池6000吨的生产能力,将极大地提升我省在废旧电池无害化回收利用方面的核心技术与规模化市场应用能力。
中国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是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中央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的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市场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优势企业。
据了解,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河南科隆是继比亚迪、宁德时代新能源和上海恩捷新材料之后,第4家获得中国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