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基金成佛山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9

  面对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持续下降,市场内生投资增长动力疲软的困境,设立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构建具有完善的利益共享及风险分担机制的直接投融资体系,正成为从中央到珠三角地区撬动产业对接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杠杆。

  佛山市立在潮头。7月中旬,《财经》(博客,微博)记者在佛山市金融工作局获悉: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的佛山市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已完成基金与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财政10亿元引导基金出资已到位,并已完成首批子基金管理机构的招募工作;该市顺德区也将通过设立20亿元母基金形成100亿元投资基金,投向智能制造、大健康等高端领域。

  除推动主体正经历由“国家-省-市-区县”的递进外,以科德环保为例,政府性产业基金还正由债权型向股权型过渡,加深与市场化力量结合的程度。但这种“混合所有制”引发的争议是:优质标的较少时,基金效果大小会否出现反效果值得商榷;地方政府的产业导向选择会否出现误导,以及如何在共担风险与共享收益的同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等,这些问题都备受关注。

  7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全文发布。作为政府推动直接融资的第一条措施,政府性产业投资基金被着重列入。针对这股仍不断升温的热潮,《财经》记者近日前往广东佛山市及其下辖的南海、顺德两区,进行了样本调查。

  从拨付到循环

  全国性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佛山市政府近年来改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加强其引导性、循环使用、杠杆倍数的地方性尝试,也往往以拨付给基金进行经营的方式得以体现

  在制造业升级及创新双重挑战下,珠三角各个制造业大市均在想方设法构建自身的产业金融支撑体系。佛山市的做法之所以可作为代表之一,有其特殊性。

  从2014年起,佛山金控开始承担佛山市财政性资金改革的部分工作,组建并管理多只政府基金。按规模大小及成立时间先后综合排序,佛山市至今为止由佛山金控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共有6只。

  佛山金控基金运营中心总经理于静对《财经》记者介绍,这6只基金分别是:

  佛山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专项资金(规模1000万元,下称外包资金)、佛山市优质技术创新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规模4500万元,下称技改基金)、佛山市产业金融引导基金(规模1亿元,下称引导基金)、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规模3亿元,下称科技基金)、佛山市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下称双创基金)、佛山市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下称产业基金)。

  除外包资金属于有特定用途的股权扶持性基金外,政策性基金是佛山市目前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