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强劲发展,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然而,近年来,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下行也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其中,作为“中国制造”典型代表的东莞,近年来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举一动更是惹人关注。广东省地税局最新披露的一份税收调研报告显示,税收充分反映了五年间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围”路径和诸多亮点: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迅速孕育兴起,对接国家制造业发展新战略,以“东莞制造2025”作为重大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正在显现。
东莞制造业税收占税收总额半壁江山
数据统计显示,2011~2015年,东莞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了287.73亿元,年均增速15.9%,比税收总额的年均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
五年间,东莞生产总值增长了1539.67亿元,其中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了514.56亿元,税收收入(含东莞国、地税收入,不含关税,下同)从843.57亿元稳步增长至1413.09亿元。制造业税收占东莞税收收入的比重保持在42.5%~46.6%之间,较全省34.6%这一制造业税收占比高出12个百分点左右。
总体上看,五年间,东莞制造业税收占比在逐步加大,增速远远高于经济增速,凸显了东莞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税收的贡献。
东莞“制造”在迈向东莞“智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在东莞,这样的产业变革也通过税收分布反映出来。
2011~2015年,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税收增长了124.67亿元,占制造业税收比重由23.7%上升至32.5%,年均增速25.3%,比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17.2%高出8.1个百分点,比制造业税收年均增速15.9%高出9.4个百分点。
2015年,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税收占东莞税收收入的14.9%,比房地产业税收占比8.6%还高出6.3个百分点。
近年来,东莞发展出53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形成以五大支柱、四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行业格局,特别是创新资源集中、创新能力较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税收发展迅速的特点较为显著,成为东莞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突破口。
创新驱动新型发展路径凸显
在东莞,五年间,依靠资源及廉价劳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逐渐被淘汰,并逐渐转向依靠高新技术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以及推行机器换人战略的新型发展路径。
2015年,东莞企业申请“机器换人”项目总数高达831个,总投资66.90亿元;全市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400多家,机器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5年,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增加了320户,拥有发明专利数增加了3394项,企业上缴税费增加49.81亿元,年均增速达36.9%。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高技术制造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的税收分别增加3.1亿元、100.86亿元和137.3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7.0%、23.4%和20.4%,均高于制造业税收15.9%的年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