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发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2-20

  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改造下,小到机械臂、数控机床,大到生产线和制造企业,传统机器生产仿佛被施了魔力,不但能高质高效地生产工业产品,还能充当人类“技术员”的角色,实时对工业设备运行情况、能耗状况等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记者日前在佛山的工厂看到这样的场景。

  佛山是中国制造业重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为特点的内生式发展道路。然而,在当前内外部经济大环境下,佛山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

  去年9月,佛山高新区与广东省其他7个兄弟高新区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国家自创区”)获国务院批复,为佛山加快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记者近日了解到,2015年,佛山全市科技投入21亿元,专利申请39790件,专利授权27523件,有效发明专利7067件。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共完成工业投资约931亿,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约450亿,同比增长55.7%;今年新增6家国家级孵化器,新增数量约占全省新增总数的三分之一。

  谋篇“三大定位”引领发展

  当前,在省的统一部署下,佛山正围绕建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创新引擎、华南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粤桂黔科技产业合作的桥头堡”三大定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佛山已将创建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列为重点工作,写入市委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并编制印发了《佛山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6-2025)》,为佛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佛山自创区”)建设打下制度基础。

  紧接着,佛山还制定了《佛山高新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试行方案》《佛山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扶持试行方案》等首批4个配套政策,并积极梳理自创区在财税、金融、产业与贸易、土地、通关、人才等方面政策需求,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政策扶持。

  目前,佛山自创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如在建设国家级孵化器上,今年新增6家国家级孵化器,新增数量约占全省新增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还建有50余个与本地产业相契合的新型研发机构,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布局投450亿推动企业技改

  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制造业重镇,佛山如何利用建设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契机,加大传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此,佛山还专门出台并实施了《佛山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方案(2015-2020年)》,加快积极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企,形成了“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的良性发展态势。

  此外,佛山通过大力实施“百企智能制造工程”和“机器引领”计划,推动企业实行工业技术改造,实现智能制造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佛山共完成工业投资约931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约450亿元,同比增长55.7%;全市共有87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技术改造。

  与此同时,佛山还探索成立了农行佛山首家科技支行,与农行签订38亿元授信意向协议,重点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推佛山高新区培育出一批“科技小巨人”。此外,还组建了珠西装备制造按揭中心,获授信总额100亿元,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业务领域。

  发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互联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为此,佛山抢抓省委省政府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机遇,以发展机器人、3D打印、“互联网+”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抓手,推进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基地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3D打印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已进驻7个具备国内领先技术的3D打印团队,其中峰华卓立公司已发展成为省内首家3D打印新三板挂牌企业。此外,还启动了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建设,力争将佛山高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