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背景下,西宁市委提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三区”建设和建设幸福西宁的重要载体;是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建设绿色开放宜居城市的重要契机;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巩固青海旅游集散中心地位,打造中国夏都品牌的重要依托。
一、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与现代旅游业的关系
当前,在青海省肩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重大任务的前提下,要求产业发展必须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增长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要发展思路。现代旅游业作为对资源能源消耗量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总体较小的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绿色实力”的切入点,是西宁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西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与现代旅游业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借力的关系,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的实现,而城市绿色转型可以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二、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与现代旅游业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1.倡导绿色理念,积极培育现代绿色文化体系
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建设必须注重以“绿色理念”为核心的绿色文化体系的培育,对绿色城市的形成、完善和生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对绿色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重要的旅游吸引点。从地方特色的绿色文化挖掘和时代特色的绿色文化培育两个方面进行体系构建,一方面应加强地方特色的绿色文化的提炼、整理、保护和弘扬;另一方面培育体现时代特征的绿色文化,以全新的绿色理念营造城市建设、环境友好和旅游发展三者的和谐统一,还要注重在城市居民及游客中推行绿色生活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实现全民参与的践行范式。
2.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体系
绿色生态规划对城市绿色发展有着极其长远且结构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科学规划,综合考虑地形、气候、人文特色、社会需求等因素,统筹布局环境友好的绿色城市生态系统,营造景观秀美的旅游环境。以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蓝本,以城市文化机理和历史脉络为延伸,使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原生态系统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既满足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功能要求,又突出旅游发展环境的特色,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生态格局。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循环高效的绿色经济体系
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建设,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新净化绿色城市产业体系,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建设循环高效的绿色经济体系,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绿色服务业、健康产业、生态效益型工业,同时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已形成规模的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突显绿色科技的重要内驱力,强化绿色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4.重视民生领域建设,构筑和谐宜居的社会促进体系
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建设要重视民生领域建设,构筑和谐宜居的社会促进体系,维护城市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经济与民生的协同发展。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加强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把西宁建成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绿色开放宜居城市。
5.提升城市知名度,推进中国夏都品牌建设
中国夏都品牌作为西宁的金名片,不但形象定位准确、特色突出,而且富于城市凝聚力,是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企业应积极设计中国夏都品牌的系列旅游产品,各部门应密切配合,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高密度的旅游产品宣传,巩固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鼓励游客绿色消费,带动交通、餐饮、住宿、服务等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