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苏州姑苏区政府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区内的110余家企业与武汉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接。自从3年前,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样的互动活动频繁上演,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效。
位于胥江街道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实习就业基地”是姑苏区健全区内人才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姑苏区“两会”获悉,立足区情实际和产业定位,姑苏区近年来明确了全区重点引才方向。围绕科技服务、商务、教育培训、金融创新服务和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重点产业,初步制定《姑苏区重点支持产业引才目录》,拟定、信息安全、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金融创新服务、教育辅助、古城保护信息化平台等26个重点行业产业,并引导基层街道围绕1到2个重要产业节点。
定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精准加速创新产业集聚。近年来,姑苏区建成了2个企业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研究生工作站,3个企业技术中心,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1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总量达到10.4万人。其中,累计入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共计11个项目15名专家获评苏州市“海鸥计划”柔性引进海外智力项目;市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88名,区级紧缺人才102名。
上月底,备受瞩目的核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白鹭紫荆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姑苏区。该创新中心由苏州市姑苏区政府、苏州市科技局、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合作共建。今后五方将“抱团”开展核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将科技创新潜力与核产业技术市场需求结合,引领技术集聚、人才集聚,在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取得突破。
此外,通过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人才“扎根”姑苏区创新创业。据了解,目前姑苏区已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6个,其中众智云集和创客基地两个众创空间成功申报国家级。利用国际精英创业周、“赢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大赛、姑苏创新创业精英团队大赛等招才引智平台,已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团队51个。下一步,姑苏区将加快推进姑苏软件园建设,争取国家信息安全检测中心苏州分中心和安全国家实验室等落户园内。并推进实施姑苏区人才集成政策,加快形成一个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的良好人才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