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让民企成为搭乘“经济高铁”的主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09

  近年来,我国高铁迅猛发展,孕育、催生出以高铁为纽带,深化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2014年12月26日,贵广、南广高铁开通,拉开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大幕。佛山市南海区正阔步走在加快探索高铁经济的路上。

  日前,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促进民间投资大会在南海区成功举行。这是继2015年9月,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暨首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等系列活动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迎来的又一场重磅活动。

  如果说,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等系列活动的举行,标志着政府举旗、吹响市(州)层面探索高铁经济的号角。那么,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促进民间投资大会,则是民营经济对于政府引导下,市场层面以实际行动进行的响应。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这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重大平台的兴建,背后是粤桂黔三地共同发力高铁经济的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伴随着贵广、南广高铁的开通,打造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正是希望高铁沿线成为信息流、技术流、创新流、资金流等多个创新要素流动的经济大动脉,带动区域经济的“二次腾飞”。

  在探路高铁经济发展上,南海区愈发深刻地认识到:评判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是否产生实效和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市场的推动。也就是说,要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让市场的主体——企业成为推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主要推手。这意味着,民营经济要成为搭乘粤桂黔“经济高铁”的主体。

  这样的思路,源于三地有着强烈的民营经济合作基础。佛山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民营经济对全市工业经济贡献占比超过7成,而南海正是佛山民营经济发达的区域代表。实际上,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两年的建设中,民营经济早已嗅到市场的所在,主动出击,三地的民营经济之间频频牵手。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铝型材行业,已经与广西、贵州等地开展供应链对接。目前,仅南海区自身每年和广西、贵州、云南交易铝棒铝锭总量就超过300亿元。三地牵手也从制造业走向金融业,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联合粤桂黔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百家粤桂黔企业实现融资120亿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