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三季度,重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的要求。
一年来,按照总书记指示,重庆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新的增长动力源已发挥出日益明显的作用。
全局谋划
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去年9月召开的重庆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主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重庆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不优、生态承载力不够强,必须依靠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各方面创新,但从总体上看,创新仍然是重庆的突出短板,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意见》的出台,就是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着眼解决重庆创新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既是纲领性文件,又是具体行动指南。
《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为重庆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
重点任务包括: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全方位开放式创新,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功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把创新摆在重庆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体现了统揽全局的高端站位和把握未来的前瞻思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市委科技工委书记、市科委主任李殿勋说。
多点突破
促进“三大支撑”协同发力
技术、资本、创新生态,被称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三大支撑”。三者齐备,才能赢得未来,缺一不可。
一年来,重庆市坚持问题导向、结果牵引,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多点突破,下大力气破解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技术、资本、创新生态三者协同发力。
增加技术供给,重庆市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
制定并实施《重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2016年底已有1115家科技型企业领取了2.3亿元的科技创新券;
下发《关于鼓励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的通知》,鼓励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
制定《重庆市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实施细则》,每年度单户企业重大新产品财政补贴资金总额最高可达5000万元;
在推出大力度、大规模培育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二十条”创新举措的基础上,启动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计划,推出“真金白银”的“八条举措”;
在前期培育试点136家新型研发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新型高端研发机构37家,并择优支持启动中船重工西南研究院等首批5家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