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庆市要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要以产业接续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高端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月16日,部分代表委员聚焦“推动支柱产业集群升级换代”“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探讨重庆市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有效路径。
多措并举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李洪义表示,重庆是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发展比较困难,近年来,全市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在抓创新驱动上下了很大功夫。一个地方的主业是不能丢的,传统产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但老企业还是积累了一定的市场、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经过技术改造和品牌创新,其发展或许比新创一个企业发展更好一些。
李洪义说,涪陵是老工业基地,很多企业都比较困难,但这些企业确实有一定的市场和人力管理经验,这是一笔财富,一定要抓住它,把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大力推动。
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有一个过渡期,如果没有新兴产业的支撑,传统产业的压力就会很大,所以新兴产业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定要着力抓好。
李洪义认为,通过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新的企业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庆市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涪陵来说,大力发展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去年底已形成50亿立方产量,产值突破100亿元,今年有望达到70亿立方产能,而页岩气发展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涪陵尝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今后将下大力气抓好新兴产业发展。目前,除了页岩气外,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六大类在涪陵都有布局,这是涪陵自身产业的未来,所以要不断培育和壮大。
李洪义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涪陵来说是一个大机遇。重庆市出台大都市区规划,给城市发展新区加了油鼓了劲;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给城市发展新区带来了机遇。涪陵区靠近主城,将坚持错位发展,推动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
以新动力推动经济大发展
徐世国说,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央要求很高,老百姓期盼很高。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过去一年重庆市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主要得益于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做到了“走对路、扎实干”。
徐世国表示,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虽然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是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我们要有所作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徐世国说,以扩大开放为例,丰都坚持走借智借力的外生型发展路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当前,丰都统筹推进澳大利亚肉牛进口与本地肉牛养殖,努力形成“总部在重庆、基地在全球、市场在全国”的肉牛产业发展格局;抓住水天坪码头纳入国家“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契机,加大一类口岸建设申报力度,夯实对外开放平台;依托“铁公水”多式联运优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互联网+”现代物流业,建成湘渝黔武陵山区通江达海贸易口岸和水上物流基地。
徐世国表示,在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丰都坚持从需求端入手,积极调整以肉牛为重点的“1+6+X”特色效益农业供给结构,突出“文化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两条主线,大力推进以名山5A级景区创建、南天湖·雪玉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丰富提升旅游产品。
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丰都重点立足产业,依托生态工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业布局创新项目,发挥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筑牢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