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金融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助推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多元化融资全新突破
2016年,市金融办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搭建政府与金融机构、项目单位的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基金、租赁、证券、保险等金融工具的作用。截至2016年末,对接重点项目257个,拟融资额度约2255.94亿元,已批复项目176个、批复资金1087.99亿元,已到位资金678.34亿元,是2015年全年的8.48倍。
其中,对接贷款项目167个,已到位资金353.24亿元;对接产业基金24支,已到位资金194.36亿元;对接融资租赁项目24个,已到位资金81亿元;对接重点项目建设基金37个,已到位资金19.74亿元;对接信托集合债、企业债等其他类融资项目5个,已到位资金30亿元。
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加大
截至2016年末,我市通过协调各金融机构为全市城乡建设项目发放贷款10.52亿元,金融扶贫贷款5.2亿元。国开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包头市投放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资金102.93亿元;浦发银行、金浦基金公司通过基金方式为包头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50亿元,目前该项目已批复,已到位资金17亿元;积极推动总规模30亿元的“包头市农牧产业化发展基金”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包头市扶贫产业基金”已批复。
同时,我市不断创新“三农三牧”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支持精准扶贫力度,积极发展县域金融分支机构,努力打通农村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去年11月,中国建设银行包头固阳支行正式开业;去年12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包头分部成立。各机构扩大POS机、ATM 机布设范围,让城乡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供给侧改革成效显现
去年,我市金融服务房地产业“去库存”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府与中行内蒙古分行签订《金融扶持外来务工人员安居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了利率低、期限长、手续简便、还款方式灵活的金融产品,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安居梦;农行包头分行推出了“农民安家贷”,
截至2016年末,累计投放贷款573笔,投放金额1.32亿元。
同时,助推我市不断“补齐短板”。截至2016年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514.23亿元;“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余额0.78亿元。此外,我市“两权”抵押取得新进展,截至2016年末,土右旗辖内3家金融机构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37亿元。
保险资金助力经济建设
2016年,包头市加强与险资的对接沟通联系,先后与中保投、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养老保险、太平财险等机构对接,积极推动险资参与我市棚户区改造、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已与我市签订了综合金融服务框架协议,并与包头交通投资集团以多种金融形式合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预计合作总规模达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