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实体经济事关经济安全,事关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社会稳定。”全国政协委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一军今天下午接受宁波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实体经济是宁波经济的当家优势,是宁波追赶跨越的主要引擎。要牢固树立“大抓实体、大兴实业”的鲜明导向,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事关宁波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振兴实体经济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促进更多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引导更多市场主体专注实业、坚守实业,共同推动宁波跨越发展、再创辉煌。
“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本途径。”唐一军认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特别是新供给不足,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注入强劲活力。唐一军说,要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降本减负力度,引导更多企业焕发创新创造激情,推进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标准强市建设,以有效供给、优质供给抢占市场主导权、拓展发展新空间。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创新政府监管服务方式,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四新”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是重要载体。”唐一军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基石,振兴实体经济,必须聚焦重点、突破难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上确立快人一步、胜人一筹的优势。一方面要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构筑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并联发展、互补发展的新格局,积极争创全国智能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努力打响“发展智能经济看宁波、搞智能经济到宁波”的品牌;另一方面要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给传统产业安上智能的“大脑”、接上互联网的“云端”,切实提高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质量,着力修复激活传统动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更多的宁波元素、宁波经验、宁波实践。
“振兴实体经济,强化政策保障是有效手段。”唐一军认为,政策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好的红利,要创新政策扶持方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梳理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建立政策快速反馈和统筹实施机制,形成更加系统集成、精准有效的政策体系,打好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组合拳,增强政策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要制定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掌握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确保政策投向精准、专项专用、效益明显。二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流向产业转型项目。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快打通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通道,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要加大民间投资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去除各类显性和隐性障碍,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使民营企业真正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