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市事业单位“双百引才计划”选聘公告发布,意味着今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正式启动。今年是“双百引才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在高层次人才的待遇方面更加优惠,管理也更加完善,是东营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的又一次突破。而这一计划能够实施也有一定的背景,特别是自2011年开始实施的“百名博士进东营”和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名校英才进东营”两项计划的开展为其做了铺垫。针对已经完成的两项计划,有关部门专门为此展开调研,对如何引来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进行了探索。
两项计划共引进人才122名
其中博士80人,硕士42人
如今,“百名博士进东营”、“名校英才进东营”这两项计划已经完成,截至目前共有42个市直事业单位引进了122名高层次人才。
2016年下半年,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专门组成调研组,对“百名博士进东营”和“名校英才进东营”两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引进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情况,查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主要体现在“百名博士进东营”和“名校英才进东营”两项工作上。截至目前,共有42个市直事业单位引进了122名高层次人才,其中通过“百名博士进东营”引进77人,“名校英才进东营”引进45人。
“百名博士进东营”行动自2011年3月起实施,每年集中选聘1次。目前共引进77人。其中,2011年6人、2012年14人、2013年17人、2014年15人、2015年15人、2016年10人。
“名校英才进东营”活动,自2012年4月起实施,每年集中选聘1次。目前共引进45人。其中,2012年8人、2013年17人、2014年7人、2015年9人、2016年3人。引进博士3人,硕士42人。
同时,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有关专项编制使用、职务安排、人才公寓租赁住房、安家补助等政策待遇,都已全部及时落实到位。引进人才能够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取得了较好的专业成效,也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认可和肯定。
发挥专业优势,解决燃眉之急
满足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根据调研,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善于学习钻研,研究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对增强市直事业单位研究力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引进人才比较年轻,学历层次比较高,为东营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改善了干部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
例如,为加强对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市环境监测站陆续引进了一批“高、精、尖”的检测仪器,操作仪器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理论基础,依托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市环境监测站及时引进了一名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解决了单位的燃眉之急。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历高、专业性较强,大多是单位急需的业务型干部,有的还是专业骨干和带头人,他们能够立足本职,发挥专长,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丰富理论,注重发挥导师团队优势,人才引领效应初步显现。有的针对岗位实际,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理念,破解了一些技术难题、发展难题。
例如市技师学院宋美玲博士研究领域为动物遗传和育种专业,通过技师学院联系对接,在大地乳业公司建立了研究所,发挥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在人才制度建设和人才服务、管理水平上,通过岗位锻炼、联系协调合作项目等方式,积极搭建人才成长途径,大多数人才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东营市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研究制定,为有关单位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设置非常设岗位,畅通了人才成长渠道,及时为符合条件、表现优秀的人才落实了职务待遇。同时,在争取政策支持方面,在市公共租赁住房设置“人才公寓”,为符合条件的22人安排了住房,帮助解决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