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将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作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战略重点,把与无锡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大旅游”“大养老”“大文化”作为主导产业,取得明显成效,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入驻企业超过400家,参与拍摄制作的影视剧项目450余部,实现产值32亿元,完成税收3.7亿元,同比增长达50%。
“大旅游”,打造目的地城市
去年,无锡市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以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升游客满意度,实施“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战略,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市旅游业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586.03万人次,同比增长6.7%,旅游总收入1555.62亿元,同比增长12%,游客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位。
该市从规划上把旅游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编制出台《无锡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无锡市“十三五“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无锡市城乡旅游交通专项规划》和《无锡市“十三五”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总体策划》,实现了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全覆盖。以项目带动集聚发展资源,加快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二期、阳山蜜桃小镇、阳羡湖度假小镇、锡东凤凰山生态园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全市32个重点旅游项目2016年共争取到江苏省旅游引导资金1115万元,其中江阴海澜国际马术区二期项目和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两个项目被确定为省重点旅游项目。着力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宜兴市、梁溪区、滨湖区被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计划。同时,无锡市集聚特色要素,培育“旅游+”特色休闲业态,启动“无锡周末旅游产品研发与推广”项目,开展“城市旅游休闲周”惠民活动,黄太古道徒步、酿酒工艺深度体验、紫砂制壶之旅、顾山最美爱情乡村游、鸿山葡萄采摘、东岭水库露营数星星等个性化短期度假线路已经成为周边乃至本地市民度假休闲的热点。“江南古运河国际风情夜游节”活动期间古运河度假区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3.5%。
“大养老”,拓展服务新境界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方兴未艾,省里去年出台了养老服务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无锡市去年也编制出台《无锡市“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按照“完善养老机构保障功能、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相结合、创新老龄化应对举措”的目标,推进公建配套,推进品牌化、连锁化、融合化、智能化建设,全市养老业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
养老服务业一般分为政府兜底部分和市场供给部分。该市“兜底部分”扎实有力。全年为8类特定老人提供上门定制服务任务,市区服务户数25800多户,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机构总床位比例超过50%。养老机构综合责任和入住老人意外伤害两项民生保险的推广扩面工作进展顺利,1.4万入住老人享受综合责任保险,7907名入住老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2016年该市养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也稳步推进:无锡荣军护理院、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投入运营,滨湖区华庄康复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竣工,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128张。新吴区梅村、滨湖区南泉等一批敬老院重新改造完善了消防等设施。市场化改革也有新进展,全年有5家以上公办养老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2家养老机构实行了“民改企”,1家养老机构进入“新三板”资本市场。
“大文化”,彰显软实力
2016年,无锡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08.27亿元,同比增长22.0%;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营业利润42.73亿元,同比增长25.6%;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4.49亿元,同比增长15.7%;当当网(无锡)公司、江苏金一文化公司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无锡慈文传媒公司、灵山集团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营收、利润和增长率均居各服务业产业前列。
该市于去年初制定出台《无锡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下达两批扶持资金2131.46万元,惠及39家企业48个项目。全市2个项目获得中央专项出口资金奖励共计90万元,7个项目获得省级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720万元,9个项目获得省级现代服务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专项资金补助970万元。无锡广通传媒公司、光合映画影视传媒无锡公司、外贸无锡印刷公司等9家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江苏首家文化支行——无锡农商行太湖文化支行共向47家文化企业投放8.78亿元,与北京银行无锡分行合作推出无锡市文化旅游小微创业贷,资金池达到20亿元,目前已经有20多家企业申报,多家企业成功贷款。去年12月份举办的2016中国·江苏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6家知名影视基金与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签约,15部新立项影视作品首次发布,30家规模影视企业现场签约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