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在宁召开了全省制造业大会,这是该省多年来第一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专题围绕制造业发展召开的大会,印发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会议研究部署提振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对于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打造“一中心、一基地”、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召开有三个动因:一是江苏经济处于转型关键时期。江苏经济经历由农到工、由内到外两次转型,目前正处于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第三次转型期。二是实体经济存在诸多困难问题。实体经济占江苏经济总量的80%以上,是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优势所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制造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新旧动能转换有待提速,迫切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改善环境、破解难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三是制造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省委、省政府部署“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竞争新优势,为夯实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提供了重要基础。
会上还表彰了表彰了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100家优秀企、100名先进个人,以及服务制造业发展成效明显的50家基层机关部门或单位,并颁发证书和奖牌,同时对“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进行授牌。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会上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制造业比重;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并对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振兴实体经济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江苏从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制造业总产值达15.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8、全球的3%左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奠定了江苏经济大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制造业,就没有江苏今天的发展局面。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