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21

  全市人社工作会议在青山宾馆召开。会议指出,2017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保障民生,夯实社会稳定之基;人才引领,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目标,切实增强服务“七网七业七新”的责任意识,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扎实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稳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筑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风险,全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新贡献。

  全面提升创业就业水平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实施“创业包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包头市创业园孵化基地三年发展规划,以包头“稀土谷”创业园为核心,全力打造包头的“中关村”,带动整个创业园孵化基地提档升级。制定包头市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通过扩大扶持对象、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打造“易创贷”云服务品牌等措施,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实现创业担保贷款助推创业、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全年完成创业培训8000人,培训后成功创业6400人,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二是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大学生集聚计划,以引进培育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大学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包头市大学生创业贷款新八条政策,落实各项待遇,全年开发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1000个,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4万人。建立农牧民工劳动力资源实名制动态管理机制,继续加大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园扶持力度,全年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23万人。深入推进就业援助行动,建立和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扶贫,全年完成1587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任务。三是扎实推进职业培训改革。完善职业培训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高质量完成分类培训、直补个人改革任务。打造开放直通的“互联网+职业培训”服务平台,优化职业培训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培训品牌,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益。全年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3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万人,农牧民工技能培训1.7万人。四是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承办全国和全区家庭服务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健全完善96200网络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继续发放家庭服务券和入户补贴,全年完成从业人员培训5000人。五是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作用。稳妥有序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发挥好失业动态监测功能,有效预防和化解失业风险。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扩面核定和清欠力度。全面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对未参保人员开展入户调查、信息采集,形成未参保人员基础。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以小微企业和工业园区企业等非公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督促动员及时参保、持续缴费。多措并举增加各项社会保险费收入,确保各项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二是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开展参保缴费并轨工作。开展医疗保险总额付费和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推广医保智能监测系统,控制次均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发挥好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实现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三是全面实施医保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扶持力度,精准实施“一降四提五兜底”政策,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整合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各类保障救助资源,形成合力,实行兜底保障。四是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加快全市社保基金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非现场监管和社会监督工作,建立社会保险资金按月对账制度和基金监督考评通报制度,实行对账结果报告备案制度,开展经常性业务检查,实现业务经办、财务管理一体化,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继续优化完善业务经办流程和内控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加大社保欺诈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移送骗取社保基金的案件线索,确保基金安全。

  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人才活动。开展“杰出人才贡献奖”、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鹿城英才”工程评选以及海外人才与包头项目对接等系列人才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尊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青年创新人才项目资助和院士专家包头行活动,力争新建2家博士后工作站。举办5期“人才知识更新大讲堂”,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二是加快培养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围绕加快“七网七业”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在稀土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和中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培养引进急需的高端领军人才和国外高层次紧缺人才,力争落实国家、自治区引智项目6项。做好“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的整合衔接工作,提升外国人才服务管理水平。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做好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的承接工作,逐步建立分层分类评价和评聘有机衔接的职称制度体系。创新人事管理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离岗创业,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四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国际认证技能人才引育工程,引进国际化培训、考核、认证模式,培育焊接、电气控制、数控技术等高技能人才90名。弘扬工匠精神,开设“好工匠”大讲堂,开展“包头工匠”评选活动。加快推进包头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确保完成任务。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