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引领创新发展新高度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26

  “多年来,我们始终高举"高新"大旗,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强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主动利用资源环境带来的倒逼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了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常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新北区区长陈正春表示。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示范的产城融合先行区、包容共赢的开放合作引领区、人人向往的和谐幸福宜居区,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动力装备、通用航空、光伏新能源、生命健康、文化创意、智慧科创和现代农业八大专题园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占常州市12%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常州市20%的经济总量、21.5%的财政收入。

  以内生动力凝聚发展后劲

  思路决定出路。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开发区,常州高新区的定位在于培植内生动力,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载体,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增强发展后劲。常州高新区领导者深谙此道。

  今年1月,我国第一次采用碳玻混合织物高性能材料制造的新型大巴在上海市投入使用。这种材料是由常州宏发纵横新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的碳玻混编增强材料,不仅使车身减重1.5吨,还颠覆了大巴车的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打破了国际垄断。

  宏发纵横是常州高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将自主创新作为原动力,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纤维经编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商,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成为了“小巨人”企业。

  与宏发纵横一样,常州宇田电气有限公司也看中了常州高新区这块创新宝地,将创业的根基扎在这里。该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用细水雾主动灭火智能系统、轨道交通安全防护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细水雾主动灭火智能系统的实施,使我国列车自动消防系统由被动灭火走向主动灭火,实现我国列车上使用自主研发的细水雾灭火智能系统零的突破,并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领域,从平台建设到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到重大成果转化,形成了一个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到安全控制系统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常州宇田电气有关负责人表示。

  “正是常州高新区的创新环境以及常州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扶持,才有了宏发纵横的今天。”说起企业发展,宏发纵横总经理助理薛英这句话代表了常州高新区企业家的心声。

  一项技术产品催生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围绕“拓展空间、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提升水平”的总体思想,全力推动多元化发展孵化创业体系展,带动园区创新创业企业的集聚,推动了园区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

  “通过培育创新团队、汇聚创新资源,常州高新区孵化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新北区委常委、副区长赵晶介绍说,常州天合光能、江苏维尔利(300190,股吧)环保等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江苏宏微科技、常州苏晶电子、三泰科技和太平洋(601099,股吧)药物等一批海归留学生企业,淘常州、常州大成镀膜、盛士达空调、环能涡轮等“小巨人”企业,均是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