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01.3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446.2亿元,同比增长8.2%。一季度全市GDP总量全区占比超五分之一,GDP增速9.6%……一个个飘红的数字,彰显出今年以来南宁市围绕补短板强优势显特色,采取得力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威力”。
在邕城大地上,抓生产、调结构、勤建设的忙碌场景比比皆是,抓创新、谋发展、促升级的氛围浓厚。
转型升级挖潜力
让“短板”变“跳板”
工业是我市产业发展最大的短板,也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如何让短板变跳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硬道理,重点在产业转型升级。
传递、压弯、切割、钻孔……在南南铝业车间里,一系列操作完毕后,一件件用于冰箱的铝把手被生产出来。特殊的是,忙碌着的不是工人,而是带着机械手的智能机器人。
“这是南南铝业与明匠智能联手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更是南南铝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部长潘文表示,和过去相比,目前试投产的铝把手智能生产线人工已减少近1/4,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提升,大大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产业升级,南南铝业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从2015年确立目标伊始,该企业精深加工类产品的营业收入年增长约10%。仅今年一季度收获的汽车铝材订单就达上百套,生产的“拳头产品”已拓展到加拿大、北美等国外市场。如今该企业正朝智能精加工为主的第三次转型升级迈进,实现产品向新能源汽车部件等铝深加工智能制造转型,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制造转型。
“转型升级”是南宁市工业发展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博世科实现了从工业废水处理到“中国智造”成功样本的华丽转身,其自主研发的综合法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成功应用成为我国第一套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纸浆漂白综合法装置,代表了中国智造的最高水平;
南机环保从柴油机生产朝环卫装备产业升级跨越,“二次创业”的第一年即扭亏为盈,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环保装备研发生产骨干企业;
佳微电子以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内核,先后开发生产出国内首款可支持商务文档播发的微型投影等多款明星产品……
在转型升级助力下,如今南宁工业正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据初步核算,1—3月,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等50家重点企业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0个百分点,传统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对工业形成强劲的双支撑。
一季度第二产业拉动全市GDP增长4.9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其中,工业拉动全市GDP增长4.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是近三年以来最高。
今年,南宁市继续狠抓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做好“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企业培育”三篇文章,一个更具持续竞争力和强大支撑力的工业新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向升级挖潜力,南宁市工业正化短为长,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