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服务成引智“模式”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5-02

  合肥庐阳经开区以校友会为招商引智捷径“校友资源”引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本报记者 傅蒙 通讯员 赵明报道“怎么样招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科技成果如何顺利转化?这三大问题一直是招商引资、引智难题。”合肥庐阳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胡永宏表示,园区充分利用“庐阳中科大校友企业家联合会”,凝聚了一大批中科大校友企业家并打造庐阳IE果园公共创新平台体系,为国内外校友创新创业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创新转型发展。

  校友成招才“富矿”

  “当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浓的中科大情结,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合肥的真诚召唤。”庐阳中科大校友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张立野回忆说,当年他们13位从中国科技大学走出的“学霸”企业家,抱团重返合肥,开始二次创业,“如今,合肥走出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很多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这是非常难得的资源,整合校友资源,不仅为合肥招商凝心聚力,也是推广合肥、更新合肥印象的大好契机。”

  “重视校友就是重视人才,校友背后拥有巨大的资源,是一座极具开发价值的"富矿"。”合肥道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岩表示,“政府招商引资可以借助校友企业家联合会这样的平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些校友渐渐地就把自己的事业移植到合肥来,在合肥开公司,同时带动身边的朋友、合作伙伴来合肥投资创业。”

  平台成留人“秘诀”

  “校友资源可以招来人才,但是如何将人才留住,将人才手中的项目落地,才是关键所在。”张立野分析说,全国知名高校很多,以校友为媒介招商活动也不少,但是真正能落地,并转化科技成果还要看各家“看家秘诀”。

  “早在2015年,"校友"吕向东与美国硅谷团队一起研发全球最小闪存芯片,并寻找创业地点。”联合会团队获知这一消息后,很快联系吕向东,并开始洽谈。

  闪存芯片从研发、设计,到产出、销售,最起码要7000万启动资金,很多投资商虽然很感兴趣,但是投资太大,项目推进十分困难。他们带着吕向东参观了IE果园公共创新平台,这里的投融资服务中心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今年一季度,吕向东团队创办的合肥恒烁半导体有限公司就接到3000多万元订单,这让吕向东这样的校友看到希望,并纷纷回肥创业。

  目前,校友企业家联合会先后引进17个境外高层次专家项目。

  服务成引智“模式”

  合肥庐阳经开区抓住“校友”这一资源,通过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引智招商同频共振”,让人才与智慧成为园区新的增长点,构筑创新人才资源高地。

  “以产业促进平台为依托,以项目引进为抓手,积极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开发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胡永宏表示,要继续发挥庐阳中科大校友企业家联合会、清华EMBA校友会、中欧商学院等众多校友组织的资源优势,拓展“校友招商”模式。 胡永宏说,管委会将分行业召开企业座谈会,进一步摸清底数,做好政策精准推送服务和企业问题流转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优质服务。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