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瞄准经济新常态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5-05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省委改革办通报了中央在广东部署的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情况,东莞市、江门市、佛山市南海区和省委政法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审计厅等6家单位介绍了相关改革试点工作。本报今起对此进行报道,敬请垂注。

  在突出国际化方面,东莞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与国际高标准相对接的经济管理模式,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截至2016年,累计登记市场主体84万户,同比增长17.8%。

  在突出“两自”化方面,东莞着力增强加工贸易根植性、自主性,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两自”企业转型。该市5517家加工贸易企业中,超过2000家拥有自主品牌,累计拥有品牌数达11416个;32%的加工贸易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内设研发机构。

  在突出体系化方面,东莞瞄准经济新常态下稳定外贸增长、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着力引导市场主体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创新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外贸竞争力。其中,建立质量导向外贸促进体系。率先以出口食品行业为重点,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以出口玩具、婴童用品两个传统优势行业为试点,创建国家和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牵引带动整体产品出口质量提升。

  在突出平台化方面,东莞借助与港澳台地区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优势,努力打造国家“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重大平台,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包括:打造国际产能示范合作平台、构建欧美高端项目信息平台、打造莞港澳台创新合作平台等。在“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方面,加快中俄贸易产业园建设,推动华坚国际轻工业城项目发展成为广东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项目。在加强莞港澳台创新合作方面,推动松山湖(生态园)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实施莞港澳台科技创新创业联合培优行动计划,支持港澳台青年来莞创业;探索改革莞港澳经济管理服务机制,试行对港澳服务提供者在东莞投资属于备案范围的服务贸易项目实行备案制。

  在突出常态化方面,东莞推动政策、产业、金融、平台等方面与自贸试验区全方位对接,力争成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延伸区和优先拓展区。截至2017年初,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广东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涉及东莞的共95项改革创新举措中,按照“能推尽推”的原则,已经成功推广63项,“三互”大通关等改革全国领先。

  据介绍,在试点试验的有力带动下,2016年东莞进出口总额11416亿元,同比增长9.8%,在全国进出口前五名城市及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一。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