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无价。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阜新正在专注、笃定蓄积宝贵“资源”。
欣逢盛世,春满秦淮。4月22日,就在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印发出台的第一个春天,辽宁·江苏人才对口合作春季招聘大会在古都南京如期举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组织我市8家重点企业赴宁参会,并揽获部分急需英才。
当天,宏大巍峨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群贤毕至、才子如云,来自江苏近百所高校的逾万名优秀毕业生及已有业内建树的高层次人才共襄盛会,寻觅各自事业和人生的全新机遇。立于会场入口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辽宁各地宣传片,其中风格清新、意蕴深邃的阜新篇章引来了众多关注目光。位居场内全省14座城市中心位置的“阜新欢迎您”巨幅展板,则集中呈现“中国玛瑙之都”、“煤炭电力之城”、“重点产业集群”等丰富内容,向他们全景阐释政策优势独具、产业格局完备、交通体系发达的阜新,是一座“致力于转型振兴的创业创新型城市”。
招聘会刚开场,我市咨询服务台及驰宇、德尔、春成等8家企业的招聘洽谈区迅速迎来各类求职者。经过细致筛选、深入交流,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并“985”高校南京农业大学的中药学本科应届毕业生陈明秀,向凯莱英医药化学(阜新)技术有限公司郑重递送简历。四川雅安走出的她,是一位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多次参加野外实习、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优秀姑娘。“北上广是吸引人,但也竞争大,生活成本高。”从不怕苦的她说,机会在哪儿就去哪儿。
我市8家企业此次计划招聘研发、财务、营销、管理等共48类岗位人员,起薪基本达到每月4000元,且福利待遇优厚,最终收到简历近20份。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实现光伏发电这一新产业中新突破的辽宁矽钛照临能源有限公司,为高级生产管理人员开出接近25万元的年薪,额度名列我市参会企业前茅,比肩沈阳标准,遗憾未能如愿。“我们的经济水平稍差,但引进顶尖人才、带动企业发展的志愿和雄心一点儿不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健自我加油说。
近年来,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等多项重大政策支持叠加之下,罕见政策“洼地”已在阜新形成。而无论是城市的转型升级,还是企业的提质增效,在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第一动力的当下,人才都是首当其冲、不可或缺的强劲支撑,效仿东部沿海地区加紧夯筑人才“高地”,继而补齐产业短板、生成后发优势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市人社局副局长冯岩表示,我市近年将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引进了一批学术、技术型领军人才,目前全市50余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约150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此次参会企业有的以硕士作为入职门槛,有的吸纳英语外贸、环保专员,从中既能看出我市企业加速规模规范化发展的新趋势,也能看出各家企业对于高端专门型人才的新需求。
正是为了满足我省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重要举措的辽宁与江苏两省对口合作初始,即在4个方面共18项任务中选定人才先行,由辽宁省委组织部及省人社厅、就人局主办此次招聘大会,300余家单位提供岗位近7000个。各市还为招才引智给出政策,如我市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给予每月2000元补贴3年等。
开幕式上,两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还共同见证了包括阜新泓翔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与太仓鑫鹄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建设500吨化工中间体在内的18个两省对接项目的现场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