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市滨河新区如意服装有限公司里,一块大屏幕上实时轮动着来自全球的衣服订单数量,引起采访团的关注。记者看到大屏上显示着这样的内容:“今日新增订单85套、订单金额378724元、订单完成及时率91.84%。”
该公司党委书记牛家珍介绍,这里是产业园的智能数据运营中心,订单的来源、品牌、面料选择等数据都会在这里汇聚,这里已成为园区生产流程的“智慧大脑”
看大家有疑惑,牛家珍转身指着旁边的白色球状体说:“这是我们的3D试衣系统,通过前端激光扫描,30秒便能生成身高、肤色、肩宽等在内的120个数据,随后系统会根据采集数据自动配料生产,3个小时就能拿到成衣。”
这样一个年产300万套西服的公司,让采访团体会到银川智慧城市建设衍生出的新产业、新业态,为这座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新产业,为产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一套服装从下单到生产出成衣,只用3个小时。是怎么做到的?记者来到该公司生产车间一探究竟。
在裁剪生产线上,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以前这项工作是纯手工的,要先用粉笔划线,然后再一点点裁剪。现在,通过三个投影仪,实现可视化生产,裁剪的精准度更高。”
据了解,仅裁剪这一个工序,通过智能化,现在1个工人能承担过去20个工人的工作量,效率足足提升了20倍。
“过去,我们服装厂女生多,因为女生一般心灵手巧。生产智能化后,男生也只需要培训两周就可以上岗。如今,全厂1300多个工人,男生就占了一半。”一名工人说。
走到二楼缝纫区组装车间,一台机器上的红灯突然闪了一下,然后该衣服部件就立即被送到下一个工位。“这是我们智能化生产的一个应用,红灯亮时表示这个工位有点忙碌,系统就会将衣服部件自动顺移到下个工位去缝装,这样就节约了时间。”牛家珍说。
因为智能化生产的运用,如意服装把“个性化”生产变成了“批量化”生产。根据实体店、手机APP等收集的客户制衣数据,智能控制系统会迅速将衣服所需的扣子、线、布料配送到位,组织生产。
▊新业态,互联网医院快速崛起
银川已建成的国内首个城市级数据运营中心,正面向全区、辐射全国,提供高安全、高可靠性的数据服务。这为银川“互联网+传统产业”提供了数据承载平台。
今年4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宣布,正式签约成为好大夫在线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下称好大夫互联网医院)的线下基地医院。同时,双方合作的远程专家门诊开诊。
这个基地医院的一大特点是从线上、线下互补的角度出发,为方便好大夫互联网医院的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减小医疗风险而设置的。好大夫互联网医院落地线下实体医院,会将线下门诊、病床、检验、影像等线下诊疗场所设置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把需要线下医疗服务的银川患者安排到该场所就诊。
银川的李先生20年前患上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痫,20年来经常发作,尤其在变天、换季的时候。今年开春,李先生打算去一趟上海,找专家治疗。
去上海之前,李先生在一次就诊中听说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开通了远程专家门诊,通过视频就能找上海的大专家看病,而且本地的医生也会在场,帮助自己向专家咨询病情。这样不用舟车劳顿,并且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还能用医保,可以省一大笔钱。
李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去上海找大夫看病,首先面临的就是大医院挂号难,再加上等检查、等报告的时间,至少得在上海待四五天。还有在上海期间的食宿、交通等费用大概需要4000多元。因此,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远程专家门诊看病,相当于节约了4000多元。
于是,李先生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挂远程专家门诊号,顺利地约到了上海某知名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患者在银川做了脑电图、核磁等检查,并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的帮助下,把检查结果上传给上海的专家医生,随后检查报告出来只用了两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