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数中国当前最出名的几大科技创新区域,深圳南山区一定榜上有名。
深圳南山区拥有22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14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区内122家上市企业90%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双创周主会场举办地,南山区区域孵化能力蝉联全国第一,更有两个诺贝尔获奖者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作站)及苹果深圳研发中心落户于此。
南山魅力何在?服务创新是关键。
成立8年的深圳市九思泰达技术有限公司如今是安全支付的领跑者。之前,他们也曾遭遇资金瓶颈,空有国际领先技术专利在手却无法获得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所幸南山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的推出,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2008年,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启动“科技金融扶持计划”,推出孵化贷、成长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创新研发贷、科技保理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为微、小、中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截至2015年,累计支持1009家科技企业获得56.35亿元银行贷款,单笔贷款金额558.51万元。
科技金融只是该中心为企业提供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作为深圳市首批国家级孵化器之一,该中心自1999年9月成立以来一直在为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探索。
中心打造的品牌服务深圳“接触”沙龙及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深得企业好评。“创业之星”大赛举办8年来,累计促成各类合作项目3000余项,带动国内近百家主流投资机构投资181个项目18亿元左右,成为南山区服务创新创业的靓丽名片。
“我们的理念是通过服务创新,服务创业。”中心副主任黄恒中如是说。
□ 机制创新
对于邓小白和他的蓝胖子机器人而言,深圳虚拟大学园,不仅提供了办公空间,还是获得资金、技术等各种支持的重要渠道。
1999年,为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技术支持,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举措――成立深圳虚拟大学园。这是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目前,大学园内聚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58所国内外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多家研究院。通过搭建“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平台”,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266家,形成了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在职学历学位培养体系和为企业量身订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
深圳虚拟大学园将大学的科研和智力优势融入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深港合作与国际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 企业创新
行走在深圳,处处都能感受到创新的氛围及成果。被媒体形容为能“上天”会“隐身”的深圳光启集团,就是创新成果累累的企业之一。
“隐身衣”、马丁飞行包、云端号、太阳方舟、超级WIFI、指纹卡、智能机器人……这些未来味十足的科技产品,在光启展厅都成为现实。
光启有一套改善驾驶环境、提升行车安全的智能解决方案――驾驶舱传感一体化解决方案,可提供驾驶员监测、驾驶员识别和资讯娱乐系统控制等服务,能够在检测到司机出现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发出提醒,并自动根据司机偏好和需求调节车内环境。
记者在展厅内体验了一把,在模拟驾驶状态下,一旦闭上眼睛、视线离开驾驶路线等情况出现,系统便会自动发出警报。
致力于为政府、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提供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的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也有不少创新之举。
公司深度参与的深圳市“织网工程”,通过量质融合技术帮助深圳市实时掌握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及实际管理人口的精确信息,解决了人口、法人、房屋的同一实体识别难题,建成了符合实体同一性要求的城市级基础数据资源库;促成了深圳市利用集中统一的城市数据资源开展精准、主动、个性化的城市服务,进行精准的预算、规划管理,帮助城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助力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政务信息共享示范城市”和第一个“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