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经济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今日,位于武汉中央商务区(CBD)的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该产业园由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江汉区政府承办,是中部地区首个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中心的综合性产业园。
产业园以“立足武汉、服务华中、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着力打造规范化人力资源交易市场,多功能一站式服务平台,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及“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努力实现园区“产业集聚、品牌集散、孵化开发、创新示范”四大功能,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内设置了公共服务区、综合配套区、产业集聚区,其中“城市合伙人”服务平台能够受理高级人才申报“城市合伙人”的相关手续。
4月20日,江汉区招才局就已成立。今天,该局举行挂牌仪式。以区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将把以往分散在组织、经信、科技、人力资源、商务、武汉金融街管委会等部门的涉才工作统筹整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务实管用人才政策体系,量身定制招才项目和服务。
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江汉区正在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与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相互策应、共同发力,打造江汉赶超发展的“双引擎”。
此次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招才局正式挂牌,“双喜临门”的江汉区,翻开了招才引智工作的历史新篇章。
当前江汉区正在实施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围绕强化“红色引领”,构建党建大格局,健全区域化组织体系,江汉区提出打造“环CBD社区党建示范带”,并在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楼宇党建新模式。
创新组织架构。江汉区委在产业园中成立综合党委,在有3名以上中共正式党员的企业中单独成立党支部;将零散党员编入园区联合流动党支部。
摸清党员底数。依托万松街商务区第一社区,对园区企业建党组织及党员情况全面摸查,探索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
打造“红色阵地”。在产业园内建设1000平方米的党员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活动;招聘党建综合服务专员;建立工作调度制度。
“红色产业园”探索楼宇党建新模式
“四位一体”创新园区未来可期
未来5年内,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立足武汉、辐射华中、面向全国”为目标,力争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各方努力,逐步将园区建成“四位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培养、创新、示范基地。
规范化人力资源交易市场
集“人力资源信息提供、引进配置、培训测评、档案托管、信息查询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创业实训”等功能于一体,中部一流、全国领先、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
多功能一站式服务平台
设立公共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交易与培训中心、服务产品研发中心。
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
集“功能集成、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开发集中”等功能于一体,在中部地区具有集聚、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基地。
“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结合武汉CBD内华中互联网产业基地、东湖自主示范区互联网服务产业园两大产业集聚项目,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云计算技术、计算、SNS工具等信息化手段,引领行业革新商业模式。
特色服务平台
三级管理 配套完善
“一园三区”布局构建“立体”功能平台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按照“整体规划、市区联动、市场运作”原则,构建“三级”管理体制——由武汉市人社局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由江汉区负责总体规划建设,由双方认可第三方负责管理运营。
目前,产业园“一园三区”的功能布局已经形成:
公共服务区
楼层:3号楼、4号楼之间裙楼,共约3455。
功能:1楼为产业园功能展示厅;2楼是市级人社公共服务大厅,设有就业服务、社保经办、人事人才、培训鉴定、法律援助及工商税务等“六大板块”服务窗口。同时还设置了“城市合伙人”服务平台、高级人才洽谈室、金融服务专区及相关辅助机构等,满足入驻企业“足不出楼”即可享受全程政务服务的需求。
综合配套区
楼层:3号楼4楼,约2298。
功能:为入园企业提供培训、会议、孵化等功能服务,并设置仲裁法庭、机房及园区管委会办公室。
产业聚集区
楼层:3号楼5楼、17楼、18楼,23—26楼,共7层约13940。
功能:为入驻企业集中办公区域。入驻企业涵盖人事外包、猎头、测评、“互联网+”管理咨询等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楼宇党群服务空间
[企业家·专家说]
立足本地全产业链配置资源
武汉市人才中心副主任 何俊青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首先应该立足于本地,为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建设,武汉市经济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开发配置提供服务,同时积极打造人力资源服务高地,辐射周边地区,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
产业园的功能定位坚持高端引领、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努力形成聚焦人才、培育市场、孵化企业、助推发展的总体格局,打造集人才引进、培养、开发使用为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选址武汉CBD瞄准高端
武汉大学副教授 叶晓倩
园区要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进行定位。江汉区地处武汉城市中心,以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产业园选址武汉CBD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标志,因此产业园定位也以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业态为主。
要明确政府职能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和产业园建设管理中的有限职责,合理界定决策协调、建设管理和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挖掘优势对接发展机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郭圣乾
产业园应积极对接各项叠加到武汉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充分挖掘江汉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优势以及武汉CBD的强大配套功能,使产业园的发展规划与现有发展基础相契合。
集聚资源 整合发展
上海外服(武汉)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文劲
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500强企业,业务涵盖人力资源服务的所有项目,客户总数超过2.5万家。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和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集聚相结合,推进本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整合发展,向企业传递人力资源服务的真谛,引领企业转变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念。
依托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继华
我们是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全国第18家投资公司,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湖北分公司成立短短5年来,已经服务企业千余家,员工近3万人。
落户江汉区,是我们与市区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反复沟通过后的选择。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所在的武汉CBD,有1500家企业入驻,有着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园区正在申报国家级产业园,还能提供非常完善的配套服务,让我们足不出园就能完成业务动作,非常吸引我们。
高效供给人才 提高发展能效
构筑武汉人力资源“产业生态”江汉勇担重任
目前,针对六大板块的“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正加速推进。诚邀相关企业扎根江汉,着眼全球,招募全球人才,打造百亿千亿企业。
招聘业务
以固定市场招聘会为主,包括校园招聘、代理招聘、人才信息收集、建设等全方位服务。
人事外包及人才派遣
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招聘、培训管理、社会保障、风险责任等一整套人才服务业。
人才测评
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心理、职业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价服务。
人才猎头
中高级人才寻访及配套服务。
培训与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能力模型建立、选聘体系设计、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薪资体系设计、员工培训及职业生涯设计、高层激励方案等。
“互联网+”咨询管理
用现代手段,为企业提供问题解决方案。
“六大板块”招商集聚人才资源全产业链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产业已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细分行业、提高人才供给效率的必然途径,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产业。
2016年,武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万亿元。作为科教重镇的武汉,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人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对人才的集聚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江汉区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服务业发展各项指标居全市首位。服务业丰厚的土壤,构筑了人力资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生态。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一个聚合能量的载体,中国武汉人力资源产业园应运而生。
服务民生
推动经济增长 拉动岗位就业
开园之际,上海外服、北京外企等近20家企业相继入驻。
有人才就有企业家,有企业家就有企业,有企业就有产业,有产业就有经济,有经济就有就业。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低能耗、高产出的特点。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预计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实现税收近4亿元,年服务超过300万人次,将带来的GDP增长超过400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溢出性,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大的价值在于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社会全行业发展助力。据测算,到2020年,产业园将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达17万人,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50余万个。
今年,江汉区已吹响招财引智的“集结号”,产业园顺势而为,加紧实施“三个一”工作——制定一张重点名录,组建一个招商专班,举办一次高端论坛。目前,该区正在积极与市人社局共同准备相关申报资料,争创省级、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前景广阔
撬动万亿资本的朝阳产业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促使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和服务机构不断增长,从业人员日益增加。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05万家,从业人员45.8万人,行业全年营业总收入10840亿元。
未来,中国人力资源行业还将继续扩张。按照年均增长率16%计算,至202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体量预计将达到2万亿元,从业人员将超过50万人,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近年来,武汉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构建武汉国际战略人才高地。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精心打造了数量巨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层次分明、稳定高效的人才梯队。截至2016年,全市人才总量为240万人、高技能人才队伍34.6万人。
人力资源产业,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以上海为例,仅2015年,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内企业营业总收入就到达800亿元院,辐射长三角地区,服务全国。
据预测,中国武汉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园后,2017年可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以上,年服务人次将达到180万人以上,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达9万人,实现税收2.1亿元。至2020年,营业收入129亿元以上,年服务人次将达到337万人以上,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达17万人,实现税收3.9亿元。
江汉区全面梳理了国家、省、市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了产业园专项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