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无锡工业经济跑出了两个“最佳”: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自2004年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增速;增速列苏南第一、全省第七,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省内排位。
来自市经信委的信息显示,较快的发展并不只是体现在某几个板块的异军突起,而是出现了整体协同发展的局面。数据显示,1-4月,全市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762.5亿元,各地区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吴区增速最高,为18.6%;惠山区、梁溪区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分别为18.3%和17.1%;宜兴市、锡山区、滨湖区、江阴市产值增速均超过了10%,实现了较快增长。
相关人士认为,从1-4月份我市工业经济的亮眼表现不难看出,得益于“产业强市”相关政策的强力助推,“只要发展环境好了、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不愁没有经济增量。”
据介绍,2016年是我市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从发展总量看,工业经济取得了“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规模工业总量首次突破1.5万亿元大关,为“十三五”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市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我市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核心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尤其从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这一能更好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来看,2016年无锡工业销售额达16478.5亿元,位居全省第二。
今年1-4月,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25个实现产值同比增长,与1-3月相比有2个行业由降转升,前十大行业产值均实现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带来的成效非常明显,尤其是高技术行业,1-4月全市六大高技术行业共实现产值888.75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涨幅均超过40%。高技术行业产值占比逐年提升,总量已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18.7%。位于江阴临港开发区的江阴宝能精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功登陆新三板。这家企业打响市场的“明星产品”就是超高强微丝,相比以往用于切割光伏硅片的钢线砂液,成本较低,切割时对硅片的损耗也小,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完全替代进口。今年1-4月,已经超额完成生产计划,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了30%。
虽然1-4月我市工业经济表现不俗,但仍不容乐观。相关人士表示,经济大环境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价格拉动因素是否具有延续性以及市场需求的波动性,“无锡还面临着土地等要素的制约,投资超50亿元的重大项目还不够多,工业的高增长仍缺乏可持续性。”下一步,我市仍要以重大产业项目为龙头,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