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省会城市吸纳、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在全省就业稳定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西宁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这是6月1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得的消息。
日前,西宁市“十三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出炉,根据规划,西宁市将实现更加充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就业。为此,西宁市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提升产业带动创业就业能力。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宁兰州城市群建设、国家物资配送试点城市规划等,围绕产业、企业、就业统筹思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活力,加大西宁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吸纳当地劳动力的比例。着力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环境可承载、就业更充分的产业,加快发展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催生更多微经济主体,开发更多新型就业模式。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门槛低的家政护理、托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强化消费服务业对创业就业的拉动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创造就业新领域,逐步培育成为支撑全市发展、扩大新增就业的支柱产业。
同时,西宁市将不断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着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智力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计划,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积极吸纳省内外各地高校毕业生来西宁创业就业并提供同等政策和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