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53.5亿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27

  “城区包乡、单位包村”,产业化带动,今年太原将完成2万人以上的脱贫目标 ——

  编者按

  今年太原市扶贫工作打响了攻坚战。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目标,太原市创造性地开展“城区包乡、单位包村”、企业对口帮扶等相关工作,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走出一条最终依靠内生动力实现逐步脱贫的创新之路。

  新闻聚焦

  如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是省市县三级扶贫部门每日思考的问题。连日来,记者深入贫困乡村,在扶贫一线记者看到,贫困村依靠培育产业“强支撑”、转移就业“稳增收”、教育培训“拔穷根”等模式,把扶贫工作有序开展。乡村干部、扶贫第一书记、非贫困户、贫困户,他们拧成一股绳克服重重困难,破解种种难题,在扶贫、脱贫的道路上快马加鞭。

  现状: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太原市的扶贫工作,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组数字来了解它的艰巨性。太原市辖六区三县一市,有一个国定贫困县娄烦县,一个省定贫困县阳曲县。2016年,太原市农业人口67.36万人,贫困人口49788人,贫困发生率7.39%。今年太原市计划脱贫60个村、2万人以上,娄烦县脱贫40个村、12000人,阳曲县脱贫20个村、8000人。

  面对这样一个脱贫目标,如何实现?9月20日,记者来到太原市扶贫办,张万生处长在采访中说:“完成2万人以上的脱贫目标,太原市财政局、国土局、林业局等单位打出了一套漂亮 组合拳 。在资金投入方面市级财政新增1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增长143%,六城区、四个开发区按照不低于财政收入1%的额度,新增1.31亿元对口帮扶资金。”

  张万生告诉记者:“虽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撑,但是面对各个贫困村的具体情况,扶贫工作仍有难度。有些贫困村道路不通、没有产业项目、立项困难、资金问题、贫困村民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些都是扶贫必须面面俱到的细节工作。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破题:创新扶贫工作模式

  9月21日上午11点,记者在思西村见到翟玉兰,由于阳曲县刚下过雨,她的鞋子上粘满了厚重的泥土。作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翟玉兰工作起来可谓干练有加,她放下手中的大包,就开始核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人员名单。

  “我刚从北小店乡扫峪村回来,这个周末要在扫峪村开办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大概60名学员。扫峪村的场地有些小,一上午就和村委的人搬桌子,挪椅子,给学员们腾场地呢!”翟玉兰说道。

  翟玉兰说:“ 城区包乡、单位包村 工作开展以来,太原市农科院成为思西村对口帮扶的单位,另外还有太原市旅游局、小店区科技局,作为扶贫第一书记,主要是参与产业立项以及发挥单位优势提供技术支持。”

  张万生告诉记者:“创造性地开展 城区包乡、单位包村 工作,组织城六区、四个开发区157个工作队、299名扶贫队员,对口帮扶娄烦、阳曲两县157个贫困村。截至目前,确定对口帮扶项目202个,已实施66个,预计投资约3800万元,按就近就业、直补受益等方式,可带动脱贫3300多人。”

  支撑:产业立项带动脱贫

  9月22日,记者来到了阳曲县凌井店乡安塘村。村主任郑晋明带着我们来到正在建设的绒山羊养殖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两排整齐的羊舍已经盖顶。

  郑晋明说:“农村要有产业才能留住人,没有产业支撑,仅靠几亩地是留不住人的。绒山羊项目建设占地10亩,是小店区农委帮扶村里的扶贫项目。”

  在思西村,小店区副区长荣杰峰考察养鸡项目时说:“发展产业项目是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产业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稳定,可以带动贫困户就业,而且抗风险能力强。”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调研员刘军说:“扫峪村的构树项目,是高新区今年 城区包乡、单位包村 工作第一个实施完成的产业扶贫项目。对扶贫工作而言,资金是扶贫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高新区驻村工作队积极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8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了构树项目的顺利实施。”

  张万生说:“为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太原市扶贫工作的目标是:到2018年,太原市建档立卡的157个贫困村、49788个贫困人口脱贫。分年度目标来说,2016年脱贫60个村、2万人以上;2017年脱贫56个村、1.9万人;2018年脱贫41个村、1.1万人,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典型样本

  特色产业,开启致富之门

  在扶贫村一线采访,记者深深地体会到培育产业项目的重要性,留住人才、带动就业、促进乡村转型……如今,每个贫困村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产业项目,有些村正在筹备,有些村已经取得了成绩。

  明年,我们种菜更有底气

  说起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架豆角项目,阳曲县凌井店乡安塘村的贫困户李栓生乐得合不拢嘴:“今年,我们村的菜难卖出了名。种植西葫芦、茴子白都没有赚到钱。但是这个播架豆角项目,我们倒是赚了钱,行情最好的时候,一斤能卖到1.5元。这些豆角架杆都是小店区免费发放给我们,架杆能用三年,我们回收后,捆在一起,好好地收着呢!”

  为了避免再出现菜贱伤农的情况,作为帮扶单位,小店区农委驻村扶贫工作组成员想尽了办法。“今年8月份与太原鹏飞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沟通,免费为村民提供了100余袋娃娃菜种子进行试种。该公司与村委签订订单农业,如果试种成功,实行保护价,进行统价统销。”村主任郑晋明说道。

  随后,记者随着郑晋明来到了娃娃菜试验田,绿油油的娃娃菜长势喜人。郑晋明说:“今年,村里试种了8亩左右,按目前的长势来看,丰收有望,明年我们将再种植130亩。娃娃菜的价格一直被看好,可以为村民带来收益。”

  不仅是娃娃菜项目,农委还与鹏飞公司达成协议,明年定点收购南瓜130万斤,保底价为0.3元一斤,随行就市。贫困户李保珍说:“按一亩地能产5000斤南瓜来说,就能多收入1000元。我们种菜就更放心,更有底气了!”

  小店区农委总农艺师张全营说:“今年太原鹏飞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不仅与村里签订娃娃菜包销协议,而且在卖菜最困难的阶段,鹏飞公司还安排专车收购西葫芦、茴子白、紫甘蓝等蔬菜,累计销售4万余斤,有效地缓解了村民的销售压力。”

  在种植项目上让村民放心,在养殖方面,张全营告诉记者:“小店区农委与山西英特吉绒山羊繁育有限公司多方联系,最终安塘村与该公司签订购销合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销售,贫困户按照入股羊只的数量年底分红。目前,羊舍已经盖好,月底羊就能到位。”

  构树,扫峪村的“发财树”

  构树,记者也是第一次听说。9月23日,记者来到阳曲县北小店乡扫峪村,漫山遍野的构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到了10月底,第一批构树就可以进行收割,也就意味着构树项目可以为村里带来经济效益。

  为何把构树项目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项目呢?太原高新区扶贫工作队队长、高新区人力资源局副局长籍丽宏说:“扫峪村把项目上报到高新区后,我们积极进行多方考察、论证,认为符合该村的实际情况,及时上报到高新区扶贫办,并努力使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扶贫第一书记柳曦说:“构树是今年7月份开始种植,一共种植103亩。刚开始资金短缺,我们的工作就难以开展。解决这一难题还要感谢高新区扶贫办,在 城区包乡、单位包村 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多次考察、协调,最后资金到位,我们的项目才得以顺利实施。”

  村主任王利喜说:“我们经过多次谈判,最终促成中科院植物所、安徽中科安岳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山西科尔沁农牧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参与到项目中,从单个的 项目实施点 变成了 试验示范点 。目前,省扶贫办将阳曲县列入我省杂交构树八个试点区之一,扫峪村已经成为阳曲县的试点。”

  经济作物的种植最关键的就是销售,种植出的产品没有销路这无疑就是白费功夫。但是对于扫峪村来说,这个顾虑已经排除,村书记郝文林告诉记者:“目前已经与山西科尔沁农牧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构树收割以后将按照400元一吨的价格进行收购。这样就能带动村里2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58岁的贫困户米亮翠拉着记者的手说道:“我们家是从外地迁移到扫峪村,孩子还是残疾,我的身体也不好。我们也想赚钱,脱贫致富,但是没有门路啊!现在构树长起来了,我们也看到了希望,村委会的领导会带领我们过更好的生活。”

  扶贫,点滴都记挂在心上

  从太原出发,乘车40分钟左右就到达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但是,一下了高速公路,通往村子里的道路就开始颠簸起来。思西村3023人,贫困人口就超过了700人,是整个阳曲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庄。

  村长周文喜说:“思西村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村庄。这里严重缺水,气候环境好的时候,农作物就收成好,像今年雨水多一些,也就是个丰收年。但长期以来还是要看老天爷的 脸色 吃饭。”

  周文喜说:“今年春天,小店区对口扶贫我们村,小店区扶贫办、小店科技局、阳曲县水务局了解到村里的实际困难以后,给我们更换了水网,用水问题才得到全面改善。”

  对于扶贫工作组的到来,村民们特别高兴。贫困户温秀秀说:“我们的用水问题解决了。现在又要为我们盖养鸡场,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对于养鸡场项目,该村扶贫第一书记翟玉兰说:“这是小店区扶贫办帮助引进的项目。思西村与山西惠之农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并且签署协议,将来养鸡场所产的鸡蛋,公司全部回收。这个项目首先接纳村里的贫困人员务工,有了收入后首先给49户贫困户分红。”

  翟玉兰说:“现在村里正在引进一种速生丰产葡萄的种植项目,前期种植20亩地,可以带动9户贫困户脱贫。进行种植项目引进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贫困户的单一思维,不要总是关注在农作物的种植上,要改农作物种植为经济作物种植,这样才能增加收益。”

  对于村庄未来发展,周文喜说:“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快把我们村的路修一修,这样与外界沟通交流就更加便捷。还有我们村的卫生所,环境不好,冬天也没有暖气,老人和孩子冬天在这里输液可是受不了。”他拿出来一个小本子,“你看这一桩一桩,一件一件村民们急待解决的事情,我都记着呢,我和扶贫工作组协调尽快地办。”周文喜说道。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