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打通高教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21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在东莞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东莞理工学院要注重对品质的追求,精准发力,以差异化优势体现超常规办学水平,服务地方发展,培养出产业转型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说,要积极探索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优先、项目引领、平台支撑、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基本思路,尝试打破传统学科建设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跳出一般大学发展的逻辑约束,真正按照国家战略和区域布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改革建设,实现学校综合实力与创新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对此,作为本土高校的领头代表,东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莞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创新驱动是广东和东莞现阶段的核心发展战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201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将莞工纳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之列,莞工跃升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高教平台之一。

  东莞现有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4所,工科应用型人才规模严重不足,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一线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严重短缺。而高校教育教学实践长期存在一个痛点——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传统的本科培养过程相对封闭独立、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雷同,在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仍以学科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主,造成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落在实处。

  “企业找不到满意的人才,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个痛点一直驱动着莞工教育工作者的思变和改革尝试。为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部门合作,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制造业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解决东莞乃至珠三角制造业人才紧缺的必要路径。

  如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将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作为学院剖析人才需求的第一步,在深入统计局、中兴通讯、步步高等单位调研后,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通信服务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该学院不断强化实践环节,根据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要求,整合校内实践与企业教学资源,打造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规定要求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由“基础实验实训提高 课外创新 工程应用”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