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命名大会,分别授予20家企业、20位企业家“脊梁企业”“大城企业家”荣誉称号,充分肯定其在佛山实体经济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佛山市委书记鲁毅。
鼓励企业做成“百年老店”
记者:去年6月,佛山召开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倡导“工匠精神”。这次,佛山又举行“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命名大会,弘扬“企业家精神”。两次大会命名对象不同,聚焦点似乎都是企业,旨在支持企业发展成为“百年老店”。
鲁毅: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认真落实中央和广东省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指示,高度重视发挥企业创业创富、创新创造主体作用,放心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去年6月,我们高规格召开了“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今年初,我们组织推出了“大城脊梁”系列报道,宣传佛山企业家创业创新故事,并组织开展了“佛山企业家精神”大讨论,总结提炼“佛山企业家精神”内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6月19日,我们又高规格召开“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命名大会。
我们这样做,就是要向全社会释放一个重要信号:佛山既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质量佛山;更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抓机遇、敢创新、善经营,打造企业家之城,让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享受最高礼遇,让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深度融合,共同成为照亮佛山现代工业文明之路的“双子灯塔”。
“佛山制造”走向世界
记者:佛山因制造业而兴、以制造业而旺。可以说,正是因为善待企业,善待企业家,将制造业视为立市之本,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佛山才一步步从制造大市、实体经济大市稳步走向制造强市、实体经济强市。
鲁毅: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支柱,企业家是佛山的“大城脊梁”。在佛山民营企业纷纷“交接棒”的关键时刻,我们尊崇扎根实业的企业家,就是要表明佛山市委市政府呵护实体经济、坚守制造业、坚持企业家精神的决心与信心。这是佛山赢得未来的大城之道。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长期以来,千千万万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执着、定力与坚守,造就了佛山今天门类齐全、体系完善、实力雄厚、根植性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从翱翔太空的天宫一号,到南海深处的中海油作业平台,再到冰天雪地里南极破冰船“雪龙”号,“佛山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因为这份坚守,越来越多的佛山企业开始与世界名企进行资本、技术、人才的对话,“佛山制造”昂首走向世界。比如,佛山美的集团先后并购日本东芝家电、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集团,东方精工联姻全球第二大瓦楞纸板设备商意大利佛斯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