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张江园区管委会在美国硅谷华虹国际(美国)公司挂牌设立“张江海外人才工作站”,探索引进高端人才。主要内容有:
一是明确定位。海外人才工作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接平台和窗口,主要承担浦东新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对外宣传、高端人才引进、招商引资、创新创业项目引进等功能。
二是明确职能。打造对外综合宣传平台,对外宣传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经济发展情况、重点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引进需求、创新创业资源、政策信息等;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张江高科技园区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领域和空间,将引才计划直接推送到海外;打造科技和产业发展“双向”对接通道——围绕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全球先进技术和项目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交流;围绕推进张江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三大主导产业,以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配套、低碳环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接引进海外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围绕推进张江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全面对接全球创新创业资源。
上海市实行土地高压线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现实,上海市正以土地整治和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抓手,交出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上海答卷”。主要做法:
一是“198”用地减量化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十二五”期间,上海市通过土地整治实现补充耕地17.4万亩,低效建设用地减量3.1万亩,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近1.9万户,实施市级土地整治示范项目8个、郊野公园试点项目7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正同步显现。在增量空间有限的背景下,上海市郊区仍有约198平方公里的零散、低效的工业用地。
二是土地“天花板”倒逼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锁定建设用地总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正从源头倒逼上海城市转型发展。通过减量化,污染企业得以退出,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排放,倒逼综合治理区域“排毒”。上海市依托减量化,集中清退了集中建设区外的“僵尸”企业,淘汰了“三高一低”产业,减少了人口压力和社会管理成本。
三是“一退一进”铸就上海特色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通过土地整治创新实践促进郊区的土地高效利用和美丽郊区建设。上海市规划了21个郊野公园,规划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其中正在实施的一期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一期内开园面积约30.6平方公里。
上海市第一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发展新举措
近日,上海市出台《关于上海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各试点企业要严格规范做好员工持股的组织实施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制定员工股权管理规则。员工所持股权一般应通过持股人会议等形式选出代表或设立相应机构进行管理。该股权代表或机构应制定管理规则,代表持股员工行使股东权利,维护持股员工合法权益
二是严格开展审计评估工作。试点企业参照该市国有企业改制中审计评估工作相关要求,开展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并按规定备案或核准。非上市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实施员工持股可不进场交易,入股价格不低于评估值。
三是规范履行职工民主程序。试点企业应采取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企业职工对员工持股方案的意见。试点企业应将持股员工范围、持股比例、入股价格、股权流转、中介机构以及审计评估等重要信息在企业内部充分披露。
四是开展合法性合规性审核。试点企业应聘请律师事务所对员工持股出具法律意见书,企业法务部门应当对法律意见书进行审核。
五是及时办理产权和工商变更。试点企业应将股权变动、章程修订等事项,及时向相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非上市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制同步开展员工持股的,应确保非公有资本股东和员工持股同步完成工商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