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降低能源要素成本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重磅发布《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能源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这是“成都产业新政50条”系列新闻发布第五场,也是成都为推动企业降低能源要素成本,保持产业发展成本竞争优势,释放的新一轮政策“红利”。
按照成都产业发展目标,将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加快推进要素供给侧改革,培育产业生态链生态圈,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夯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支撑。
成都要实现新一轮产业大发展,创新要素供给被摆在重要位置,而电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据了解,未来五年,成都制造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预计用电负荷年均增速10%以上。
“实现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供电保障和能源支撑作用至关重要。”国网四川省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褚艳芳介绍,作为经济发展先行、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的供电企业,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将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以及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紧扣区域和产业发展导向,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助推成都新一轮产业大发展。
据褚艳芳介绍,未来五年,成都电网建设与改造投入资金将超过500亿元,并根据成都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制定、修订电网规划,提前开展前期工作,确保“产业项目落到哪里,电网项目就建到哪里,供电保障就跟到哪里”。
加快“东进”“南拓”重点区域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在简阳,总投资达15亿元的唯品会西部总部基地已经投入使用。该项目所在地——简阳·西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区是成都“东进”战略规划空港产业新城、龙简区域中心城、简阳中心城区“黄金三角”的核心区。
随着唯品会西部总部基地等项目的入驻,原有变电站难以满足该片区电力负荷增长需求。而近期即将投入使用的牌坊沟110千伏输变电站,将为聚集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
为破解“资源紧约束”难题,成都提出,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结合“东进”发展战略,空港新城、淮州新城、简州新城、简阳城区等产城相融的功能板块,未来将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简阳电网现有公用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不仅能满足简阳当前产业发展所需,而且正紧跟新一轮产业规划,提前布局。”简阳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全域成都范围来看,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保障要素,近年来,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先后投入400多亿元,成都电网规模实现翻番,供电能力突破了1000万千瓦。目前,电网主网架7座500千伏变电站双环网运行,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17座、线路8500公里,10千伏线路3万公里、配变8.5万台,建成配电自动化等“七大技术支持系统”,装备水平全国领先。
富足而稳定的电力资源,为重大产业化项目加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国网成都供电公司通过锁定重点,对英特尔骏马、格罗方德、京东方二期、地铁6、9、10号线、中国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等全市影响大、有带动作用的园区和项目,密切跟进。由市县两级供电公司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担任“双客户经理”,实现“二对一”重大项目服务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尽早用上电、用好电。
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经济,支撑是产业,电力要素保障是根本。据褚艳芳介绍,未来五年,成都电网建设与改造投入资金将超过500亿元,在全国率先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供电能力将达到2150万千瓦,实现“再翻一番”的目标。“特别要加快 东进 南拓 重点区域,全市66个重点产业园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制定、修订电网规划,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确保 产业项目落到哪里,电网项目就建到哪里,供电保障就跟到哪里 。”褚艳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