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8-24

  8月23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强调要强化“升级”意识,紧扣“发展”主题,狠抓行动计划十大任务39项工作落实,确保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议题。

  滨海湾新区将打造现代临港产业创新中心

  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未来三年,东莞将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转变,从服务自身发展为主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转变。

  在创新布局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东莞将突出打造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一廊”、“两核”、“三带”。“一廊”指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加强与广州、深圳的合作,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打破跨区域跨领域的制度障碍,推动创新走廊产业提质增量,推动创新走廊沿线环境提升。

  “两核”分别指打造松山湖(生态园)创新核心,突出松山湖(生态园)的创新核心引领作用,力争把松山湖高新区打造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滨海湾创新核心,统筹推进滨海湾新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打造成为现代临港产业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三带”分别指建设广深高速创新带,依托广深高速,北接广州科学城和天河区,南联深圳南山区,打造一条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带;建设莞深高速创新带,依托莞深高速,北接中新知识城,南联深圳龙华区,打造一条知识型产业创新带;建设广深铁路创新带,依托广深铁路,北接广州天河区,南联深圳龙岗区,打造一条现代制造业创新带。

  力争2020年前入选全国创新型城市

  《行动计划》列明今后的创新发展十大主要任务和39项具体工作。十大任务具体包括:实施创新型城市“提速计划”、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鲲鹏计划”、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计划”、核心技术攻关“攀登计划”、龙头科技企业“倍增计划”、新兴产业“引领计划”、创新人才“领航计划”、院士成果转化“玉兰计划”、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联网计划”、知识产权“护航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东莞将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力争2020年前入选全国创新型城市;加快建成中国散裂中子源,争取上级支持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启动建设材料科学广东省实验室;加快推进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南方基地、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东莞先进光纤应用技术研究院和中山大学松山湖研究院建设,对国家级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同时,组织实施100项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和前沿项目,市财政给予每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最高2000 万元资助,三年内认定扶持10个科技众包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3年评选和重点打造100家高新技术明星企业,大力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松山湖南部打造规划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链融合”行动,努力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此外,加快推动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争取到2020年吸引国内外20所以上高水平大学进入基地,在培研究生达到500人以上;加快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创业领军人才,打造高层次人才社区;打造广东省院士成果转化基地,建立东莞产业发展院士咨询机制;建设东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大厦,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等。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