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影视产业待培育与挖掘宝库正是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8-25

  成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让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如虎添翼。成都该如何发展影视产业,打造西部影视重镇。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专家、成都影视行业的资深人士。他们不约而同谈到,成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影视创作人才,成都影视产业待培育和挖掘的宝库正是人才。

  成都市城守街88号,是一座当下潮流的“青年V幕”私人影院。去年改造前,这里是92岁“高龄”的青年宫电影院,它承载了几代成都人的光影记忆。翻开厚厚的《成都电影志》,上面记载着:“青年宫电影院前身是新明电影院,修建于1924年。”

  时光流转,如今看电影依旧是成都人喜爱的文化消费方式。成都的电影院有100家以上,银幕近800块。据艺恩电影智库显示,2016年成都观影人次达4530.7万,票房产出14.8亿元,占全国票房的3.2%,是稳居全国第五的票仓城市。

  与此同时,成都本土创作人也不断产出中国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如张勇编剧的《伪装者》、海宴编剧的《琅琊榜》,以及新晋暑期档“剧王”《楚乔传》,其三位编剧中有两位来自成都。

  成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让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如虎添翼。8月24日,在香港举行的“川港澳合作周”成都建设国家西部文创中心专场活动上,成都发布“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在2022年底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GDP比重约12%,这其中,传媒影视业实现增加值208亿元,在文创产业中占比8%。

  在此大背景下,成都该如何发展影视产业,打造西部影视重镇。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专家、成都影视行业的资深人士。他们不约而同谈到,成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影视创作人才,成都影视产业待培育和挖掘的宝库正是人才。

  项目孵化成本、风险相对低是成都突出的优势

  “成都在影视产业的前端开发能力上具备优势。”成都知名影视投资人、制片人陈永宁说,成都有个与北京特别不一样之处,那就是这些人才可以安心创作,“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曾打趣说,‘生活在北京的编剧脑袋上插满了天线’,这是说北京影视信息量巨大,从某种程度也干扰了纯粹的创作。”

  陈永宁在成都多年深耕影视行业,投拍过《尘埃落定》《王保长后传》等多部知名作品,在他看来,成都相比北京具备更安静的创作氛围,这是成都在影视产业前端最大的优势特点。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