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隆重开启,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透露,武汉近期将推出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一时间引爆舆论。
在新一轮城市人才“抢夺战”中,武汉频频发力。 2017年2月,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4月,正式成立“招才局”,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7月,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助力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8月,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上,武汉围绕落户、住房、收入这三个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致力于带给百万大学生无后顾之忧的就业环境。
三大核心工程,是“留人才”也是“留人心”。外地就业落户门槛高,房价居高不下,工资待遇起薪低一直是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心头梗”。武汉率先实现“零门槛”落户,首次提出“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房”,并着力研究制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制,表面看似是用政策优惠留住人才,实则也是给大学生们宽怀暖心,不仅消除了他们创业就业的后顾之忧,更让大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武汉“爱才惜才”的人文气息,让他们能在这片沃土上安居而后乐业。
三大核心工程,是“招才引智”也是“招商引资”。人才是生产力的核心,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招才”就是“招财”,“引智”就是“引资”。引进一位领军人才,组建一个高端团队,不久后就能支撑起一家优质企业,若干年后就可能发展成为带动一方的产业。武汉提出的“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其实就是各类社会人才出谋献智,推动投资项目的转化、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一场“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的良性互动循环,如若把控好“才”与“财”共振的频率,武汉必将在转型升级的路上乘势腾飞。
三大核心工程,是政策导向还需要抓好配套落实。营造“人才磁场”,优惠的政策引导和宣传是重要砝码,但让大学生人才“心有归属”、“落地生根”的关键,还是要落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应着力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吸引高端人才递上一张“绿色名片”;应着力提高“一条龙”式的人才服务,完善场地使用、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优惠措施;应着力营造爱才重才和崇尚创新的就业氛围,增强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潜能,变人才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之源。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