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传统制造业如何换挡提速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9-01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的温州,该如何重构在产业变革中的新角色?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战略中,温州又将如何对接?近日我市发布《温州市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3年,温州全面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整体水平的目标和要求,一场以“迈向中高端”为目标的产业升级战役正全面打响。

  装备制造短板如何补?核心技术激活“智造”能量

  在“中国制造2025”整体布局中,装备制造业肩负了重大责任。

  装备制造业是我市传统制造业的三大主力军之一,近年来,我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不少突破。在最新公布的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名单中,温州电气、泵阀、汽配、新材料等行业被认定的新产品数量比往年有大幅增加。

  即便如此,“温州制造”提质增效仍存在着智能装备产业整体规模不大、产业链不完整等短板。为重塑装备制造业新优势,《方案》提出我市将围绕高端智能装备及制造过程智能化等薄弱环节,融合各种高端创新要素,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智能技术装备,提升一批传统智能装备,从产品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而这块短板所蕴藏的商机,正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作为电气行业龙头企业,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把装备制造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利润新增长点来打造。该公司省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数达87项,新产品创造利润占公司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

  智能制造装备的开发,离不开平台的孵化和培育。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将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信息产业、激光和光电、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高端产业,推进一批高新产业项目建设。改造提升模具、铸锻造、表面处理、印染等基础配套产业,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力争到2020年,实施装备制造重点项目150个。

  传统制造优势如何再造?全产业链实现“聚变效应”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工程。这几年,我市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劳动密集型的块状产业中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来提升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此抵消要素制约下不断缩水的制造利润。

  电气产业集群是我市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在乐清的一些工厂里,机器替代了一些重复简单的人工操作。通过机器换人,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乐清市电气行业成为温台地区率先达到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事实上,我市通过“两化融合”、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等举措,重点在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频频发力,实现区域产业和智能制造相嫁接,打造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和机器人生产线,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去年仅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31.9亿元,增长13.0%,这是历年所不多见。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