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新区让企业离成功更近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01-14

  广州高新区从2021年开始,每年将预留不少于2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项目的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企业研发环节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预计到2025年,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将超过6%。

  ◎本报记者叶青

  2020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打造的“中国纳米谷”重磅项目——5G通信射频前端声表面滤波器在广州高新区正式试投产。该项目将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5G通信射频前端声表面滤波器研发平台,助力解决5G通信射频前端的技术问题。

  落地广州高新区之前,赵宇亮收到多个地方抛来的“橄榄枝”。深入地调研后,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广州高新区。

  “在这里,早上定下的事情上午就干,上午定下的事情下午就办,下午定下的事情晚上就做,事情不过夜。”赵宇亮表示,“这种办事效率和事后真抓实干的作风,最终让该项目落地到广州高新区。”目前他所领衔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已经有21个技术转化项目落地,“中国纳米谷”一期工程米智能科技园正式封顶。

  截至目前,在广州高新区落地的两院院士项目共有74个,已集聚中国科学院13个重大项目。从科技创新到体制创新,广州高新区正全力引入创新基因,充分激发企业创造活力,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2020年1—10月,高新区新增企业48522家,集聚上市企业61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占广州市的八成以上;科技部火炬中心遴选瞪羚企业124家,连续5年位列全国高新区前4名。广州高新区综合实力近三年跃升至全国第7名。

  启动“1+2+3+4”科技计划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引擎

  新年伊始,广州高新区传来好消息。新增高澜节能、明珞汽车装备、一品红制药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数量全省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广州高新区共拥有1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工程实验室、9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

  创新已成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乃至整个园区的共同基因。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1+2+3+4”科技计划,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核心引擎。

  把创新加入基因的广州高新区,正释放出澎湃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区十多家中科院研究机构、2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全方位构筑防、检、治一体化的疫情防治体系,实力演绎科技战“疫”的“广东密码、广州高新区现象”。

  “能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科技力量快速组织起来,构建从中科院院所到企业、研发团队的整个产学研链条,这样的科研环境在全国绝无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宇亮说。

  记者了解到,广州高新区从2021年开始,每年将预留不少于2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项目的建设,并对企业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予以配套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企业研发环节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预计到2025年,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将超过6%。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铺设企业服务“高速路”

  “‘暖企8条’‘稳企6条’非常及时有效,我们从中受益不小。”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仪器)董事长周振说,疫情期间区政府、街道、园区各级联动,帮助公司完成疫情物资申购、公司产业园专项建设,给予8万元复工复产专项补贴,减免租金25万元,企业可享受银行3.85%低息贷款,经营成本大大降低。

  让他最高兴的是,总投资1.5亿元的广州禾信质谱产业化基地项目顺利推进,现已完成主体封顶,预计今年完成搬迁投产,目标实现220台套高端质谱仪器的产能。

  得益于广州高新区优质的创新环境,禾信仪器从孵化到成长壮大,一路顺顺当当。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生态。现已建成华南最大、最活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区内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1家,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链条,加快兑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发展。

  同时,为搭建科技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科技力量的对接交流平台,广州高新区打造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等一系列品牌活动。

  2020年以来,广州高新区优化政策体系,升级“金镶玉”系列政策,出台“暖企8条”“稳企6条”等帮助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快拨付涉企扶持资金,仅2020年上半年核拨科技资金15.44亿元,支出进度超过预期50%,区内1108家科技企业受惠。其中的“纳米10条”(《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纳米产业发展办法》)是广州高新区为促进纳米产业布局,吸引人才落户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

  闯入第六届全国“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参赛团队纳米光学器件项目组负责人李晓军直言:“广州高新区聚集了众多的顶级科研院所,有利于相互交流,具有很好的研发基础。区内对高科技技术支持的政策力度大而务实。”

  以人才整合创新要素注入产业发展“新动力”

  “这片土地友好包容,区政府还为我的孩子提供了在师资优质的公立学校就读的机会。”38岁的美国海归博士宁润涛从事半导体芯片制作已经14年,2019年3月携家人来到广州高新区,负责粤芯半导体生产线工作,带领团队研发半导体芯片,“我早已认定此处是吾乡。”他说。粤芯半导体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填补了广州缺“芯”的空白。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依托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和重要科技平台载体,引育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以人才带动技术、市场、资本等要素进驻整合,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突破。目前,高新区已集聚高层次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有71人为两院院士。

  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中美“四院院士”谢晓亮领衔的ECC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研发及产业化,打破国外厂家对行业的技术垄断,促进国内精准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领衔的百济神州,是首个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广州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晔光领衔的华医再生科技,类器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投资创业到广州高新区’不仅是一句口号,更代表实实在在的服务和便利。”广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黎集怡表示,高新区将持续创建最优营商环境,全方位为企业和人才做好服务,努力打造“企业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