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本市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底如何推进?围绕这一重点任务,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多位委员出谋划策,履职尽责。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建言,北京应筑巢引凤,汇聚国际顶尖人才。队伍:软硬兼济留住国际顶尖人才在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看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才至关重要。然而,在吸引国际顶级人才上,北京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因软硬件不够强大,引进全职高层次人才仍存在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对于海外在京全职或兼职研究员等高层次人才,持续稳定的科技经费支持不够,限制了他们的长期稳定发展;此外,高水平外籍人士在京缺少获取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渠道,不利于他们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怎样破解?谭天伟建议,筑巢引凤是一招。“要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建设中外国际合作实验室、研究中心、科技合作基地等,先把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吸引过来!”稳定的经费支持也必不可少,他说,这样才能真正让这些团队精耕细作,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谭天伟提出,不妨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允许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申请项目。在支持保障方面,他谈到,“我们中国人常说安居乐业,还要保障这些科学家幸福地生活,在工资待遇、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谈及人才队伍,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也有话说,“北京要想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博士生是科研攻关的生力军,但目前最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在国内读博的热情不高。”他认为,有必要采取激励措施,提升“卡脖子”领域博士生招生质量,“拨付专项经费,资助相关领域潜心研究的博士生是一个办法,也可以在相应专业设置奖学金。”从长远看,为激励优秀学子读博,文继荣提出,可以参照“博士后”等相关情况,研究制定“卡脖子”领域博士生落户政策,以解决后顾之忧。
北京汇聚国际顶尖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