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集全区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智创高地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01-29

  在传统的工业大厂中,多个厂区、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在新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制造业产业链被搬到线上,让做非标制造就像在线购物一样便利……

  可以说,工业互联网早已进入大发展时代。对于工业互联网这个必然发生的未来,该从何入手?又该如何拥抱?

  去年3月,宝安成为广东唯一的工业互联网专项示范基地,其工业互联网产业实践进入大众视野。今年,宝安区委、区政府发布1号文《宝安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讨论稿)》(下称《措施》),从生态构建、平台支撑、应用赋能、集聚发展、人才培育等5个方面提出十大举措。

  《措施》的发布,向社会各界表达了宝安集全区之力、全区之智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宝安区提出,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升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

  优势

  既有雄厚基础,也是现实需求

  工业互联网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0年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11%。目前,工业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基建”重要领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工业互联网早已遍地开花。全国各省各市接连宣布跟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抢占工业互联网新风口;石油化工、服装业、通信业、5G……各行业都在极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实际落地,以拔得行业头筹。

  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产业大区,宝安也不甘落后,奋力与工业互联网“碰撞”,走出了一条工业互联网的宝安路径。其中,这既有雄厚基础,也是现实需求。

  宝安集聚了5万多家工业企业,制造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网络,工业区光宽用户覆盖率99.1%,5G网络实现全覆盖。在宝安区工业前300强中,90%的企业为设备或产品建立了编码标识信息,智能装备联网率达到80%。

  此外,强劲的创新动能为宝安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近3年来,宝安区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10%;2020年,宝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7家,总量5842家,稳居全国区县第二;2020年全区专利授权数总量达53167件,占全市26.3%,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

  现实需求在于,宝安缺乏龙头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形式、组织方式较为传统,订单获取和议价能力不强的短板依然存在,急需通过工业互联网整合跨领域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强大的基础,现实的需求,让宝安率先开始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探索的步伐。

  2020年3月,宝安区正式获评工业互联网专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与北京、上海、武汉成为全国4个示范基地,且为全国唯一区级示范基地。

  同年7月26日,《宝安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发布,这是全国首个区县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宝安区同步推出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10条专项举措。

  四个月后,2020中国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举行,深圳宝安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正式启动,宝安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对外发布。

  在政策和市场共同发力下,宝安多家龙头工业企业开启工业互联网探索与实践的步伐,并初见成效,宝安区内已涌现出多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例如,大族激光对200余台已售设备联网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平均每次服务时间减少至12小时内,一次性故障解决率提升30%;银宝山新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订单到收款、从概念到设计、从计划到交付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设计周期缩短30%,备模时间减少30%,质量问题降低15%,现场操作人员减少25%。云工厂、速加网、黑云科技等一大批工业互联网平台迅速成长,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宝安区工信局对近3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宝安区内企业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平均生产现场员工减少16%、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56%,交付周期缩短28%,采购周期缩短1/4,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700余家。

  不足

  部分企业上云意愿不强缺乏丰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的好处人尽皆知,然而,对于不少传统制造企业来说,走工业互联网转型之路仍面临诸多考验。

  宝安区政协委员庞文超对区内300家工业企业调研后,形成《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报告。报告显示:21%的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作用和价值认知模糊,37%的企业仍在初期探索阶段,对具体实施方案和路径较为迷茫。38%的企业上云上平台意愿不强。

  “改造的成本是多少?谁来承担改造费用?改造完又能带来多少价值?这是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宝安区某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对成本非常敏感,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先投入巨大资金承担改造费用,是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想要改造却迟迟不改的原因。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贺东东更是一针见血指出,制造企业一般没有太多钱做转型尝试,“不转型可能会死,转型花很多的钱可能会死得更快”。

  庞文超表示,即使愿意尝试,一些工业企业也找不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型服务商。“例如获取订单的供需对接平台,提供云化软件、云化系统的应用平台等。工业企业针对企业痛点作出转型探索,却找不到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提供性价比高、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此外,复合型人才紧缺,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低也是一大问题。庞文超发现,全区信息产业基础人才存量不多,既懂工业又懂信息化的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

  贺东东曾指出,有了数据,金融机构可以像蚂蚁金服或京东白条那样,对制造企业的“信用”进行实时评估,满足企业快速融资的需求。但在宝安,由于工业互联网还属于新兴领域,大多数金融机构仍未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支持力度低。

  对此,速加网创始人、CEO田雪峰曾提到,工业互联网的两端,一端是成本和效率,一端是订单,至少要解决二者其一才能真正吸引企业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是宝安发展工业互联网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机遇

  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

  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驱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不但工业数字化在加速推进,工业数字经济也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进入快速扩张阶段,我国在政策上一直不断构建和完善工业互联网的体系。不仅如此,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推动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6方面20条举措,为我国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同年7月,发布《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提出提升基础设施能力等10大任务类别54项具体举措。

  进入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将开展网络体系强基行动等11项重点任务,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

  “未来是泛工业时代,生产、生活所涵盖的行业都将由工业互联网重构。应对‘不确定性’的新常态,企业必须拥抱工业互联网。只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企业才能变中求胜。”海尔集团首席品牌官王梅艳也如此定义工业互联网未来。

  可以说,工业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让企业未来充满想象空间。在工业互联网先走一步的宝安,也在2021年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更好要求。

  宝安区六届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政府、企业、平台”三个维度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做强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加快国家级工业博览馆规划建设,打造国际总部+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建成装备、电池、模具等3个行业级节点,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开发“云制造”等典型工业应用场景。抓好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机床装备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2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

  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宝安区委、区政府将1号文定为《宝安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讨论稿)》(下称《措施》)。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融合所数字化转型部副主任蒋昕昊看来,《措施》契合工业互联网发展重点方向,一方面彰显了宝安区领导对当前产业发展形势的准确预判和把握,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宝安区工业转型升级,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路径

  三个维度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

  作为宝安2021年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第一张王牌,《措施》有何特别之处?将如何引导宝安接下来的工业互联网方向?

  纵观《措施》,可发现其聚焦于宝安区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现状及急需突破的关键点,提出了十大举措,从“政府、平台、企业”三个维度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

  企业愿意试水,但找不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那就在供给侧方面,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

  《措施》提到,培育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面向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优势产业,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2021年打造1个百亿级交易额的大型平台。

  建设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特定技术领域,围绕特定工业场景和前沿信息技术,建设技术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

  鼓励区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

  有了平台只是第一步,对于不敢尝试数字化转型,短期内效率提升的获益不能覆盖投资成本的企业,也要设法引导他们应用工业互联网,在需求侧方面让他们通过工业互联网来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对此,《措施》提出支持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企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工业设备服务等关鍵环节,部署应用低成本、模块化的云化软件和系统,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2021年,力争新增2000家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

  引导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开展关键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应用,助力企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对标识注册量超100万条且月均解析量超10万次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高端模具等重点产业培育应用标杆企业,带动区内企业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鼓励企业探索“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标杆。2021年,遴选10家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对入选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业互联网需要的是既具有数据思维又懂企业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通过专业的培养,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整个产业发展。

  《措施》提到,首先是要加大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力度。面向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联合高校等开展工业互联网先进技术和运营管理培训。2021年,培养工业互联网企业技术人才1000名、高精尖人才30名;认定2家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的实训。

  其次是多渠道引进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鼓励区内工业互联网企业参与“名企高校行”等招聘活动,年内组织100家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公益招聘平台招引人才。2021年,引进工业互联网基础人才1000名、高层次人才50名。

  再次是强化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服务保障。制定完善人才政策,将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纳入宝安区高层次人才认定体系,加强对工业互联网高层次人才在奖励补贴、子女入学、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